[实用新型]脱粒装置的排出秸秆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3524.4 | 申请日: | 2014-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8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大崎正美;山本昌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01D82/00 | 分类号: | A01D82/00;A01F12/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严星铁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粒 装置 排出 秸秆 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装在收割机所装载的脱粒装置的后部的排出秸秆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的脱粒装置的后部,为了将脱粒后的排出秸秆切断排出而设有内置切断装置的排出秸秆处理装置。
该切断装置将具备旋转刀的旋转轴轴架于上部,在与该旋转刀相对的下方的部位具备可在立起姿态以及倒伏姿态之间自由转换的定刀片。
并且,作为这样的切断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以切断装置的旋转轴的轴心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配置4枚旋转刀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78250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如上所述,以往的排出秸秆处理装置所具备的切断装置,是在以旋转轴的轴心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配置4枚旋转刀的构成,因此从旋转轴的轴心方向看,各旋转刀之间的空间狭窄。
因此,在向切断装置的排出秸秆取入量(切断装置的容积)小、从脱粒装置的后部向排出秸秆处理装置投入大量排出秸秆时,具有排出秸秆在该排出秸秆处理装置的内部容易堵塞、脱粒作业的能效降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减少排出秸秆在具有切断装置的排出秸秆处理装置的内部堵塞,提高脱粒作业的能效。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实用新型如下。
方案1所述的实用新型,是一种脱粒装置的排出秸秆处理装置,具有在左右方向的旋转轴54A上具备多个旋转刀51的切断装置50,并安装在脱粒装置3的后部,在上述旋转轴54A的轴心方向上邻接设置的3个旋转刀51,在以该旋转轴54A的轴心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配置。
方案2所述的实用新型,是方案1所述的脱粒装置的排出秸秆处理装置,上述多个旋转刀51在旋转轴54A的轴心方向上成列配置,该旋转刀51的列在以上述旋转轴54A的轴心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配置3列。
方案3所述的实用新型,是方案2所述的脱粒装置的排出秸秆处理装置,上述配置3列的多个旋转刀51在旋转轴54A的轴心方向错开位置配置。
方案4所述的实用新型,是方案1或2或3所述的脱粒装置的排出秸秆处理装置,在上述旋转轴54A的下方具备定刀片52,从上述旋转轴54A的轴心方向看,该定刀片52与上述旋转刀51的旋转轨迹重合。
方案5所述的实用新型,是方案4所述的脱粒装置的排出秸秆处理装置,构成为在上述切断装置50的左右的侧板50A、50B之间轴支撑摆动轴56,上述定刀片52固定在该摆动轴56上,通过该摆动轴56的摆动操作来转换定刀片52的立起姿态。
方案6所述的实用新型,是方案1或2或3所述的脱粒装置的排出秸秆处理装置,在上述旋转轴54A侧的部位具备装卸自由地安装旋转刀51的基部的安装部55。
方案7所述的实用新型,是方案6所述的脱粒装置的排出秸秆处理装置,在支撑于上述旋转轴54A外侧的圆筒状的外侧旋转轴54C的外周面上,具备装卸自由地安装上述旋转刀51的安装部55。
方案8所述的实用新型,是方案1或2或3所述的脱粒装置的排出秸秆处理装置,在上述切断装置50的后部设置将在该切断装置50的内部切断了的排出秸秆进行扩散而向外部排出的排出室70,该排出室70包括前侧排出室71、和安装在该前侧排出室71的后部的后侧排出室72,该前侧排出室71安装有对在上述切断装置50的内部切断了的排出秸秆进行扩散的扩散导向部73。
方案9所述的实用新型,是方案8所述的脱粒装置的排出秸秆处理装置,上述前侧排出室71的下面开放,在形成该前侧排出室71的上面的上侧板71A的下面安装上述扩散导向部73,上述后侧排出室72的下面开放,形成该后侧排出室72的右侧面的右侧板72C,在俯视时为从前端部朝向后端部向左侧倾斜地设置。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方案1所述的实用新型,在旋转轴54A的轴心方向上邻接设置的3个旋转刀51,在以该旋转轴54A的轴心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配置,因此能够将从脱粒装置3排出的排出秸秆取入该3个旋转刀51之间并且效率良好地切断而向外部排出,在排出秸秆处理装置的内部难以发生排出秸秆的堵塞,脱粒作业的能效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井关农机株式会社,未经井关农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35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镭射防伪印刷机
- 下一篇:一种高分子量新型废胶粉表面活化剂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