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对钢管口内抛光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3266.X | 申请日: | 2014-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5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海;仇耿水;王小波;李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永信精密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8 | 分类号: | B24B29/08;B24B55/0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骆文军 |
地址: | 315609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钢管 抛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具表面处理装置,具体讲是一种用于对钢管口内抛光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钢管口两端端口的内孔进行抛光处理主要是通过人工将待抛光的钢管端口对准通道刷后,用手将钢管套在通道刷外侧,使得通道刷对钢管端口的内孔进行抛光处理,产品质量不高,且存在安全隐患;现有一种内抛光的装置,在通道刷前设有送料板,送料板下设有与送料板滑动连接的滑轨,送料板上设有用于固定钢管的夹具,夹具用于保证钢管口与通道刷的同心度,使得产品质量较好,且这种内抛光的装置具有偏心机构带动送料板向通道刷往复滑动,从而使得通道刷对钢管口进行内抛光处理,但是,目前对钢管口向通道刷滑动的次数需要人工主观控制,滑动次数少了则抛光不完全,滑动次数多了则浪费了多余的加工时间,使得内抛光的质量不能达到最优效果,另外,这种内抛光的装置需要人工一对一的进行操作管理,使得人工成本增加,工作效率较低;另外,市场上存在对整根钢管进行内抛光处理的装置,当钢管端口的内径与钢管中部的内径不一致时,这种内抛光装置不适用于仅对钢管端口进行内抛光处理,且结构较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人工可一对多控制管理的、工作效率较高的用于对钢管口内抛光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对钢管口内抛光的装置,它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抛光机构和送料机构,所述抛光机构包括二个并列的电机和与电机一一配合的通道刷,通道刷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送料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滑轨,滑轨位于工作台上且滑轨与电机的输出轴平行,滑轨上滑动连接有送料板,送料板上端面设有夹具,送料板能使钢管口套接在通道刷外侧,工作台远离电机的一端设有转轮,转轮设有供其转动的驱动电机,送料板位于电机与转轮之间,转轮上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一端与送料板铰接,连接杆另一端与转轮铰接,连接杆与转轮的铰接点位于转轮的偏心位置上,送料板在转轮与连接杆的配合作用下在滑轨上作往返运动,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感应器,感应器一端端部对着连接杆与转轮铰接点的运动轨迹,感应器另一端设有控制箱,电机与驱动电机均与控制箱控制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是:所述内抛光装置设有二个电机和与电机一一配合的通道刷,使得内抛光装置可以同时对二个钢管进行内抛光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在工作台上设有转轮,转轮带动送料板在滑轨上往返运动,使得内抛光装置机械化,省去了过去需要工作人员通过推动送料板后方的推杆才能送料的问题,人工劳动强度较小,且工作效率较高;工作台位于转轮附近设有感应器,感应器与转轮相切,感应器的探头对着转轮与连接杆铰接点的运动轨迹,使得转轮每转动一圈,感应器便能记录并反馈给控制箱,当转轮转动的次数达到预先设定的次数时,控制箱就控制与转轮连接的驱动电机停止工作,再将抛光完毕的钢管卸下,安装上新的待加工的钢管即可,一个工作人员可以监控多台机器的运行状态,省去了过去每台机器都需要一个工作人员人工监控的麻烦,使得内抛光装置更加机械化,一个工作人员可以监控好几台的设备,只要在内抛光装置停止工作的时候更换钢管即可,工作效率较高,人工成本较低,产品质量较好,且结构较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永信精密管业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永信精密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32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去除金属件毛刺的滚筒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盘式刹车片割磨耗警示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