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真空层加热保温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1901.0 | 申请日: | 2014-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6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升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悦格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41/02 | 分类号: | A47J4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陈领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加热 保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壶领域,特别涉及双真空层加热保温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保温瓶几乎成为了大众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目前,市场上的保温壶已经由简单的保温壶发展到既可以保温同时可以加热的加热保温壶,但是现有的加热保温壶大多数没有隔热层,其壶身隔热效果差、表面烫手、消耗能量大且保温时间短;另外还有一部分保温壶设置有隔热层,但是其采用的是单层真空隔热,虽然具有一定的隔热效果,但是其隔热效果一般,消耗能量也一般,保温时间也不够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隔热效果好、加热时间短、保温时间长且表面不烫手的双真空层加热保温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双真空层加热保温壶,包括壶身,所述壶身包括内层内胆、外层内胆和外胆,所述内层内胆和所述外层内胆之间形成第一层真空层,所述外层内胆和所述外胆之间形成第二层真空层,所述底盖连接有用于控制加热的连接器组。
所述壶身上盖有壶盖,所述壶盖的侧壁上设置有把手。
所述把手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壶盖的侧壁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壶身侧壁上。
所述内层内胆底部贴附有一层铝片。
所述铝片上设置有发热管和温度开关。
所述外胆底部连接有底盖,所述底盖上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外胆的真空盖。
所述真空盖上设置有铜管。
所述底盖内还设置有温控器。
所述温控器通过内部连接线与所述发热管连接,且所述内部连接线从所述底盖内依次穿过所述把手内部、壶盖内部进入到所述第一真空层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壶身设置有双层真空夹层,可以有效防止热量扩散并且不导热,保温效果好,时间长,且保证了壶身表面不烫手;底盖上设置有加热连接器组,可以及时进行加热,可以做到既可以保温也可以加热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真空层加热保温杯的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案例加以说明:
如图1所示,双真空层加热保温壶,包括壶身1,所述壶身包括内层内胆101、外层内胆102和外胆103,所述内层内胆101和所述外层内胆102之间形成第一层真空层,所述外层内胆102和所述外胆103之间形成第二层真空层。所述第一层真空层和第二层真空层中均为抽掉空气的真空,双层真空层隔离,使得壶身的隔热效果更好,保温时间更长。优选地,在所述壶身1上盖有壶盖2,所述壶盖2的侧壁上设置有把手3。所述把手3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壶盖2的侧壁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壶身1侧壁上。
具体地,所述内层内胆101底部贴附有一层铝片4,所述铝片4可以是内层内胆101受热均匀,加热效果更好。在所述铝片4上设置有发热管5和温度开关6,所述加热管5用于加热。
所述外胆103底部连接有底盖7,所述底盖7上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外胆的真空盖8。所述真空盖8上设置有用于抽空气的铜管9,所述铜管9用于对所述第二层真空层进行抽真空处理,抽走所述防止第二层真空层内的空气,防止热量通过空气向外传递。所述底盖7内还设置有温控器10,所述温控器10通过内部连接线11与所述发热管5连接,且所述内部连接线11从所述底盖7内依次穿过所述把手3内部、壶盖2内部进入到所述第一真空层内,当温度过低时,所述温控器10可以自动控制所述发热器6进行加热。所述底盖7连接有用于控制加热的连接器组12,所述连接器组12内设置有相应的控制加热和感应温度的电路模块。
本实用新型壶身设置有双层真空夹层,可以有效防止热量扩散并且不导热,保温效果好,时间长,且保证了壶身表面不烫手;底盖上设置有加热组件,可以及时进行加热,可以做到既可以保温也可以加热的效果。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悦格家电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悦格家电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19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由空间圆柱型光学元件的固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