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镜头航空摄影稳定平台的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0792.0 | 申请日: | 2014-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0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徐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鹏 |
主分类号: | B64D47/08 | 分类号: | B64D47/08;G03B17/56;F16M1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张玲春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镜头 航空 摄影 稳定 平台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稳定平台的壳体,特别是一种适合于小型低空遥感无人机的稳定平台壳体。
背景技术
无人机低空遥感系统在实现影像图制作的基础上,正在向摄影测量立体测图专用领域发展。依据航空摄影测量规范,用于摄影测量的无人机航空摄影系统对有效载荷的姿态稳定度有着严格的量化要求。而飞机在航摄时会受到机体震动和空中杂散气流的影响,有效载荷会随之改变摄影姿态,造成航摄漏洞以及摄影测量交会角过小等严重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通过使用独立的稳定平台实现无人机有效载荷的增稳控制。现有的稳定平台固定设置在无人机上,并将电机、相机和陀螺仪等元件设置在稳定平台的壳体内部。
然而,现有的稳定平台的壳体设计只能够固定在无人机上,且大多通过焊接等密封;当内部元件损坏时,难以拆卸,不方便内部元件的更换。同时,为了多角度的摄像操作,需要通过吊臂等装置将稳定平台悬挂在无人机的外面;现有的稳定平台的壳体也难以实现吊臂等装置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多镜头航空摄影稳定平台的壳体。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镜头航空摄影稳定平台的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该两上下壳体对扣连接,形成一容纳空间;该上壳体上设有一吊臂开口,以连接稳定平台的吊臂;所述下壳体的相对两侧上 分别设有一转轴开口,以容纳设置在下壳体内的舵机转轴。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多镜头航空摄影稳定平台的壳体分为上下两壳体进行对扣连接,使拆装更加方便。同时,在上壳体上设有一吊臂开口,方便与吊臂装置等悬吊器件的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摄影稳定平台还包括一固定盖;该固定盖设置在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并与该下壳体扣合连接;该固定盖的上方设有一陀螺仪放置台。进一步,通过固定盖将上下壳体分离,避免元件之间的干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壳体内设有多个隔板;该隔板与下壳体的内壁连接,形成多个相机容纳槽;该相机容纳槽的底部分别设有摄像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壳体内设有两组相互垂直的隔板,成“十”字型分布;其中每组隔板包括两块相互平行的隔板,形成五个相机容纳槽;该容纳槽包括由两组隔板相交处所形成的中央容纳槽和分布在该中央容纳槽的四个方位上的侧面容纳槽。进一步,通过在下壳体内设置隔板,形成五个相机容纳槽,方便相机的安装和摄像时的视角的分布更加宽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两侧壳体;该两侧壳体分别设置在上下壳体连接处的相对两侧,并通过螺钉同时与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进一步,通过侧壳体可以加强上下壳体之间的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还设有一加强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多镜头航空摄影稳定平台的壳体分为上下两壳体进行对扣连接,使拆装更加方便。同时,在上壳体上设有一吊臂开口,方便与吊臂装置等悬吊器件的连接。进一步,通过在下壳体内设置隔板,形成五个相机容纳槽,方便相机的安装和摄像时的视角的分布更加宽广。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多镜头航空摄影稳定平台的壳体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摄影稳定平台的下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摄影稳定平台壳体的使用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多镜头航空摄影稳定平台的壳体爆炸图。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镜头航空摄影稳定平台的壳体,包括上壳体1、固定盖2、下壳体3和两侧壳体4。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3对扣连接,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固定盖2设置在上壳体1与下壳体3之间,并与该下壳体3扣合连接。所述两侧壳体4分别设在该两上下壳体连接处的相对两侧,以固定连接上壳体1和下壳体3。
进一步,所述上壳体1上设有一吊臂开口11,以连接稳定平台吊臂。所述侧壳体4与下壳体3之间还设有一加强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鹏,未经徐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07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