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雾化功能的气振背心式气道清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9934.1 | 申请日: | 2014-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4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沈超;吴剑锋;俞庆;何亚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思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23/04 | 分类号: | A61H23/04;A61M11/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149 江苏省常州市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雾化 功能 背心 式气道 清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带雾化功能的气振背心式气道清除系统,用于胸腔外部处置时进行气道清除排痰治疗,适用于分泌物排出困难或由粘液阻塞引起的肺膨胀不全患者,同时促进气道清除排痰或改善支气管引流。
背景技术
现国内较多使用的胸部物理疗法有:体位引流、胸部叩击及使用体外振动排痰机,通过这些手段来促进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下降气流阻力,减少支气管和肺的感染。
体位引流主要利用重力促进各个肺段内积聚的分泌物排出,不同的病变部位采用不同的引流体位。
胸部叩击是为治疗者手指并拢,掌心呈杯状,运用腕动力量在引流部位胸壁上双手轮流叩击拍打,叩击拍打后手按住胸壁部加压,如此反复,再嘱患者咳嗽以排痰。
体外振动排痰机是通过手持式电动叩击头模仿人工排痰时人手的拍打动作,使肺部粘液脱落,聚集到大的气道,再通过咳嗽或负压吸痰被排出体外。
上述理疗法存在的缺点:1.治疗全过程需要治疗师操作,即使使用体外振动排痰机病人也不可能自已操作;2.治疗师的疲劳或经验不足,都会使治疗效果打折扣;3.需要病人变化十二种不同体位,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危重病人无法配合;4.治疗前先需要用另外的雾化设备给患者做雾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带雾化功能的气振背心式气道清除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雾化功能的气振背心式气道清除系统,包括机壳,所述的机壳内设置有压缩泵系统、鼓膜泵和主板,所述的鼓膜泵上连接有输出气软管,该输出气软管伸出机壳外部并连接有气振背心,所述的机壳上还设置有雾化器装置;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缩泵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泵和压缩泵控制装置;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壳上还设置有液晶控制面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带雾化功能的气振背心式气道清除系统克服了传统技术存在的缺陷,具有很多优点:1.雾化与排痰不需要二台设备对患者进行排痰治疗,节省了医院的空间,节约了患者的医疗费用;2.使用方便,使用者只要穿上充气背心、连上导气软管,启动仪器就能治疗;3.对治疗师没有经验要求,并且整个治疗过程不需治疗师全程陪护,大大减小了治疗师的工作强度,甚至在没有治疗师的场合下患者也能进行自主治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壳,2.空气压缩泵,3.压缩泵控制装置,4.鼓膜泵,5.输出气软管,6.主板,7.机壳,8.雾化器装置,9.气振背心。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带雾化功能的气振背心式气道清除系统的实施例,包括机壳7,所述的机壳7内设置有压缩泵系统、鼓膜泵4和主板7,所述的鼓膜泵4上连接有输出气软管5,该输出气软管5伸出机壳7外部并连接有气振背心9,所述的机壳7上还设置有雾化器装置8,所述的压缩泵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泵2和压缩泵控制装置3,所述的机壳7上还设置有液晶控制面板1。本实用新型的系统通过向气振背心9中的气囊反复充气放气,每次加压将迫使气流快速穿越肺叶,推动分泌物从肺壁上脱落,并向口腔移动,到达口腔后通过正常咳嗽或负压吸痰就可以排出,同时经调查发现在临床使用中有60%的患者须先进行雾化治疗后再进行排痰治疗,两者结合治疗使用,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而本实用新型的系统雾化与排痰不需要二
台设备对患者进行排痰治疗,节省了医院的空间,节约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思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思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99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