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长S型按摩坐靠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3490.0 | 申请日: | 2014-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7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陈连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怡和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15/00 | 分类号: | A61H15/00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林捷华 |
地址: | 355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长 按摩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长S型按摩坐靠结构,尤其适合于按摩椅的连体坐靠。
背景技术:
现有常见的按摩椅,其按摩分区域设计,也即坐垫部和靠背部的按摩装置为分开设计,一般靠背部的按摩装置为可行走设计,按摩区域从头颈部直至尾椎部,而且可上下往复按摩,而坐垫部均采用固定式结构的按摩装置,只能定点局部按摩,按摩区域窄,舒适性差。如何设计一种,能由靠背部直接延伸至大腿部的按摩结构,即成为本实用新型研究的对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轨道架自头颈部延伸至大腿部,按摩装置能行走全程的超长S型按摩坐靠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超长S型按摩坐靠结构,包括自头颈部至大腿部放松状态曲线吻合的S型轨道架和能行走于该S型轨道架的按摩装置,该S型轨道架覆盖坐垫部和靠背部;所述S型轨道架包括一对槽形轨道,利用下部的复数个U形杆固定成一体;所述按摩装置上设有一对平行的行走轴,至少一根行走轴由电机驱动;其特征是槽形轨道分成两段成型,并通过固定箍焊接成一体;所述槽形轨道具有上侧的约束面、下侧的轨道面和连接约束面和轨道面的侧立面,所述约束面窄、轨道面宽的匚形结构,在所述轨道面上通过螺丝固定有齿条,该齿条与所述槽形轨道的侧立面间存在一滑道;所述按摩装置中由电机驱动的行走轴两端分别固定有齿轮和行走导轮,行走导轮在齿轮的外侧,所述的齿轮与槽形轨道上的齿条啮合,而行走导轮落在滑道上,并能在该滑道上滚动行走,又能被槽形轨道上侧的约束面所约束,不致按摩装置脱离槽形轨道的约束。
所述S型轨道架对应坐垫部位置的两侧还分别固定有支撑架,该支撑架由两根支撑杆铰接而成,两支撑杆一端相互铰接,一支撑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槽形轨道的坐垫部前端、另一支撑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槽形轨道的靠背部上;所述两支撑杆的相互铰接端上设有能通过销轴定位在坐椅底座上的轴孔。
所述行走导轮表面套设有减震垫圈,消除装配间隙与按摩装置行走时的噪音。
所述槽形轨道全程长度大于1300mm,坐垫部与靠背部夹角在110度与120度之间。
所述槽形轨道的轨道面和侧立面上分别向外压凹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根据人体放松状态的曲线来设计轨道,并取自头颈部延伸至大腿部这一主要区域的曲线,使得按摩装置能沿着曲线轨道,往复于头颈部与大腿之间,形成贴身按摩体验;再者,分两段成型槽形轨道,既方便加工成型,也能确保轨道的精度,降低行走的噪音;本实用新型的S型按摩坐靠结构,还可通过销轴定位在坐椅的底座上,实现角度的调节,满足零重力功能的设计需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 超长S型按摩坐靠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 槽形轨道侧视图
图3 槽形轨道与齿条、齿轮、行走导轮关系剖面图
图4 按摩坐椅侧视图
其中
1—S型轨道架 11—槽形轨道 111—约束面 112—轨道面
113—侧立面 114—加强筋 12—U形杆 13—固定箍
14—齿条 15—支撑架 16—轴孔 2—按摩装置
21—行走轴 22—齿轮 23—行走导轮 24—减震垫圈
3—坐椅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和图3,超长S型按摩坐靠结构,包括S型轨道架1和按摩装置2;该S型轨道架1曲线造型,与自头颈部至大腿部放松状态人体曲线吻合,更具体地说,S型轨道架1包括一对槽形轨道11,并利用下部的复数个U形杆12固定成轨道架整体;该槽形轨道11分成两段成型,并通过固定箍13焊接成一体;槽形轨道11具有上侧的约束面111、下侧的轨道面112和连接约束面111和轨道面112的侧立面113,所述约束面111窄、轨道面112宽的匚形结构,在轨道面112上通过螺丝固定有齿条14,该齿条14与侧立面113间存在一滑道,也即空出的轨道面112,以让按摩装置2上的行走导轮23滚行;上述轨道面112和侧立面113上分别向外压凹有加强筋114。
如图2,S型轨道架1覆盖坐垫部和靠背部,所述槽形轨道11全程长度大于1300mm,可满足1.8米高度人体使用;坐垫部与靠背部夹角在110度与120度之间,选择人体最舒适的坐姿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怡和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怡和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34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