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贮药注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3148.0 | 申请日: | 2014-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3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兰海;乔艳;李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科伦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9 | 分类号: | A61M5/19;A61M5/31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33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使用 注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注射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次性使用贮药注射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注射操作过程中先要用注射器抽出溶媒(即注射用水),再将注射器针头扎入溶质瓶(粉针剂或水针剂),然后推出溶媒与溶质进行混合溶化,最后再抽出混合药液到注射器内才能对人体进行注射或给输液瓶内加药。这种操作方法程序复杂,护士劳动量大,药液要经几次转移,容易污染。
目前,出现了将溶媒和溶质共同贮存于同一注射器中的结构,如中国专利2008200292616公开的“粉针剂无菌混药预灌封注射器”、中国专利2008200301441公开的“双室卡式瓶粉针剂预灌装注射器”、中国专利2012202806593公开的“水粉合一快速注射器”等,其结构均是由一活塞将粉剂储腔与水剂储腔分隔开,使用时,或通过针刺透该活塞实现水粉混合,或通过推动活塞使活塞与针筒间出现间隙从而实现水粉的混合。但现有结构中均存在分隔水粉的活塞只能向针头方向单方向运动,当进行水剂向粉剂腔推送的过程中也极易造成分隔水粉的活塞被动向针头方向移动,进而使得盛放粉剂的腔体的体积成为最终容纳水粉混合剂的最大盛装体积,活塞向针头方向的移动就造成了该体积的进一步减小,因而此类注射器通常存在水剂不能完全注入粉剂盛放腔的问题,或在混合过程中因该容腔内压力过大,药液从针头排出的现象,不能满足正常注射需求。同时,现有水粉共贮注射器的组件多、结构复杂,进一步降低了注射器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且加工、组装工艺复杂,成本高,制约着此类注射器的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降低成本、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一次性使用贮药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次性使用贮药注射器,它包括注射器主体和设置于注射器主体内的推拉杆A,注射器主体包括套筒、设置于套筒前端部的锥头和设置于套筒后端的手指抓取部A,锥头的药剂出口处设置有密封件,推拉杆A从套筒后端插入套筒内部,推拉杆A的外壁与套筒的内壁紧密配合,推拉杆A的内部设有轴向通孔,轴向通孔内设置有推拉杆B,推拉杆B从轴向通孔后端插入推拉杆A内部,推拉杆B的外壁与轴向通孔的孔壁紧密配合,轴向通孔的前端设置有滑动阀门,推拉杆A的后端设置有手指抓取部B,推拉杆B前端、推拉杆A和滑动阀门形成密闭腔室A,推拉杆A前端、滑动阀门和注射器主体形成密闭腔室B。
所述的滑动阀门包括圆柱型导位柱和设置于导位柱前端的密封帽,导位柱设置于轴向通孔内,密封帽的后端面与推拉杆A的前端面接触密封,导位柱的外壁与轴向通孔紧密连接,导位柱的外壁上设置有轴向槽。
所述的手指抓取部A为凸出于套筒外表面的片状指托A,所述的手指抓取部B为凸出于推拉杆A外表面的片状指托B。
所述的手指抓取部B还包括位于片状指托B前侧、设置于推拉杆A外表面的手指让位槽。
所述的推拉杆B的后端设置有推柄,所述的推拉杆A的后端面上设置有与推柄配合的凹槽。
当推拉杆B完全推入到推拉杆A轴向通孔时,推柄的后端面与手指抓取部B的后端面相平齐,推拉杆B的前端面与推拉杆A的前端面相平齐。
所述的密封件为呈圆筒形的螺纹接口和通过螺纹与螺纹接口配合密封连接的螺旋帽,螺纹接口固设于套筒前端面且套装于锥头外部,螺旋帽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置锥头的锥形腔,螺旋帽的锥形腔与锥头间为紧密配合,螺旋帽与螺纹接口通过螺纹密封连接后形成对锥头的药剂出口的密封。
所述的锥头为6%鲁尔圆锥接头。
所述的密闭腔室A预装有药剂A,所述的密闭腔室B预装有药剂B。
所述的药剂A为液体或粉体,药剂B为液体或粉体。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将注射药物的包装与注射器两大产业整合,将原来的三种包装整合到了一支注射器上,大幅降低、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不需要配药用注射器,简化了注射的操作程序,避免配药抽吸药水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引起的污染及浪费,两种药物都不与外界接触,完全避免了药品本身的污染和药品对环境的污染,符合药品的临床使用规范。
节省注射前粉剂配制时间,适用于快速配药及注射,便于按常规药方药物注射,及战时或灾时的伤病员自救。
结构简单,组件少,进一步降低了制造成本,保证了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外形美观,操作方便,易于推广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科伦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科伦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31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静脉自动注射装置
- 下一篇:静脉留置针防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