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薄膜充气封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2759.3 | 申请日: | 2014-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8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陈丽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丽蓉 |
主分类号: | F17C13/06 | 分类号: | F17C13/06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潮睿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4230 | 代理人: | 林天普;丁德轩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膜 充气 封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充气的封条,尤其涉及一种薄膜充气封条。
背景技术
日常用的充气类物品如气球、气床、气垫、气棒等,使用时先将其充满气体,然后将气口封牢。封口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用绳子捆扎,二是安装自动封口嘴。用绳子捆扎法比较麻烦,充气过程气体会往外跑,气充好后捆扎不牢固。自动封口嘴使用方便,充气过程气体不往外跑,气体只进不出,气充好不用捆扎,但常见的自动封口嘴多为软胶(如球胆)或金属加胶嘴(如车胎),这种气嘴体积大,成本高,不适用于薄型充气物(如氢气球、气棒等)。
为降低成本,目前在气球、气棒的充气上常用到一种充气封条,包括由聚乙烯薄膜制成的第一膜片和第二膜片,第一膜片和第二膜片的两侧边热封在一起而构成充气通道,充气通道的一端作为充气入口,这种气嘴体积很小,成本低,适用于各种充气物,特别是超薄型充气物(如氢气球、气棒等)。
但是,上述这种充气封条还存在如下缺陷:(1)没有设置充气口,而是将充气通道的一端用作充气口,该充气入口与充气装置的锥形充气头配合不够紧密,容易造成气体泄漏,充气困难;(2)没有设置封舌段,需完全张开第一膜片和第二膜片,使充气入口撑开才能够插入充气装置的锥形充气头进行充气,操作上相当麻烦;(3)第一膜片和第二膜片的两侧边只通过一条热封线进行热封,充气封条的两侧边不够牢固,容易裂开,造成漏气,特别是在插入充气装置的锥形充气头时,充气装置的锥形充气头容易撑裂充气封条的两侧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薄膜充气封条,这种薄膜充气封条成本低、充气容易、操作简单、牢固可靠。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薄膜充气封条,包括第一膜片和第二膜片,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膜片依次包括封舌段、第一梯形气口段和第一条形气道段,所述第二膜片依次包括第二梯形气口段和第二条形气道段,第一梯形气口段、第一条形气道段、第二梯形气口段和第二条形气道段的两侧边缘均设有第一热封线和第二热封线,第二热封线处于第一热封线的内侧;第二膜片叠置在第一膜片上并在第一热封线、第二热封线处热合在一起。
第一梯形气口段与第二梯形气口段的两侧边热合在一起而构成充气口,展开为漏斗状;第一条形气道段与第二条形气道段的两侧热合在一起而构成气体通道。这种薄膜充气封条在结构上还是主要包括第一膜片和第二膜片,成本同样很低;由于第一梯形气口段与第二梯形气口段的两侧边热合在一起而构成充气口,充气口展开为漏斗状,充气装置的锥形充气头与充气口配合紧密,不会漏气,充气相当容易;由于充气口的一侧设有封舌段,在封舌段处张开充气口比较容易,而且充气装置的锥形充气头顺着封舌段更容易插入到充气口中,操作相当简单;由于第一梯形气口段、第一条形气道段、第二梯形气口段和第二条形气道段均在第一热封线、第二热封线处热合,充气口和气体通道的两侧边均通过两条热封线进行热封,不容易破裂、漏气,充气装置的锥形充气头也不会撑裂充气口,结构上更加牢固可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封舌段靠近第一条形气道段处设有多个磨砂状凸点。通过在封舌段上设置多个磨砂状凸点,手指顺着磨砂状凸点摩擦充气口的两片薄膜边缘,更容易张开充气口,磨砂状凸点由于设置在封舌段上,并不会影响充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膜片上还设有标识图案层,标识图案层自封舌段经第一梯形气口段延伸至第一条形气道段。通过在第一膜片上设置标识图案层,使充气口更容易辨识,随手拿起薄膜充气封条,便可放置到气球、气棒等充气玩具上进行封合,操作相当容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标识图案层直接印刷在第一膜片上。标识图案层采用直接印刷的方式,省去贴合工序,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标识图案层处于第一梯形气口段中间的部分上设有封口标记。通过在标识图案层上设置封口标记,只要将薄膜充气封条的封口标记与气球、气棒等充气玩具的封合位置进行对准,就可以进行封合,操作上更加简单。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丽蓉,未经陈丽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27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摩托车消声器内灌漆结构
- 下一篇:涡轮机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