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通气式注油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2461.2 | 申请日: | 2014-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6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李落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五二五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21/06 | 分类号: | F16N2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蔡国 |
地址: | 441004 湖北省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气 注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用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可通气式注油杯。
背景技术
在通用机械领域,特别是机泵中,安装在轴承箱内的轴承一般靠润滑油润滑,在设备运转的过程中,润滑油可以带走运动机构上的热量,并且为运动机构提供润滑,在此过程中,为防止润滑油的温度升高导致的油压过大的问题,通常在轴承箱上安装有一个通气帽,保持轴承箱和大气的连通。
此外,为了方便对轴承箱中的润滑油进行更换或者补充,一般会在轴承箱上连接一个注油杯,通过该注油杯向轴承箱内注入润滑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注油和通气于一体的可通气式注油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通气式注油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所述的杯盖上设有通气孔,所述的杯体下部设有与配套机泵的注油口配合的接口,所述的杯体内侧壁设有通气管,所述的通气管向下延伸至所述接口处。
上述的可通气式注油杯中,所述的通气孔设在所述的杯盖的侧面。
上述的可通气式注油杯中,所述的通气管的上端开口设在杯体的顶部,所述的上端开口与所述杯盖的侧壁相对。
上述的可通气式注油杯中,所述的通气孔的直径为3mm。
上述的可通气式注油杯中,所述的杯盖的通气孔的下方设有内螺纹,所述的杯体上端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上述的可通气式注油杯中,所述的内螺纹的规格为M4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可通气式注油杯通过在油杯的杯盖上设置通气孔,可以免去在轴承箱上开孔并安装通气帽,降低了轴承箱的加工难度。
更进一步地,通过将通气孔设置在杯盖的侧面,并且控制孔径为3mm,可以有效的防止灰尘进入到注油杯内,并且同时起到很好的通气的效果。由于本方案提出的注油杯所适用的机泵并不在泵体上设置透气孔,因此在杯体内还设有通气管,方便了在注入粘性较高的润滑油入住轴承箱时保证轴承箱内外两侧的气压平衡,加快注油的速度。并且,当本方案用在比较杂乱的操作环境中时,为防止注油时固体杂质进入通气管造成堵塞,本申请将通气管的上端开口的方向设为面向杯盖侧壁的方向,保证注油时不会有高粘润滑油和其他杂质进入通气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参考图1所示,一种可通气式注油杯,包括杯体1和杯盖2,所述的杯盖2上设有通气孔3,所述的通气孔3设在所述的杯盖2的侧面,所述的通气孔3的直径为3mm,所述的杯体1下部设有与配套机泵的注油口配合的接口4,所述的杯体1内侧壁设有一根通气管5,所述的通气管5向下延伸至所述接口处,所述的通气管5的上端开口设在杯体1的顶部,所述的上端开口6与所述杯盖2的侧壁相对,所述的杯盖2的通气孔3的下方设有内螺纹,所述的杯体1上端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的内螺纹的规格为M40。所述的杯体下端与轴承箱连接,连接方式可以选择为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免去在轴承箱上开孔并连接通气帽,本可通气式注油杯兼具注油和通气的功能,具体来说,在不需要注油时,通过通气孔保持轴承箱与外界空气的连通,在需要注油时,打开杯盖,向轴承箱内注油即可。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范围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五二五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襄阳五二五化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24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腐蚀性气体旁路加入配气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播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