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混凝土振动棒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2254.7 | 申请日: | 2014-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4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吴德新;张恩山;胡远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隧道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8 | 分类号: | E04G21/08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003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混凝土 振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组合式混凝土振动棒。
背景技术
振动棒包括棒套,棒套内部设有呈“U”字形的偏心轴,偏心轴通过连接软管连接至电机。即,电机通过连接软管带动偏心轴高速旋转,从而使棒套产生高频率振动。这样,将棒套插入搅拌好的混凝土浇筑构件内,通过振动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使混凝土密实结合,消除混凝土的蜂窝麻面等现象。目前现有的组合式混凝土振动棒存在以下缺陷:1.棒体表面均较为光滑,棒体表面与混凝土的接触面较小,使组合式混凝土振动棒的工作效率较低;2.电机的开关多靠近于电机,使用时需要至少2个工作人员协同操作该组合式混凝土振动棒,即1个人通过握持和操作软管来控制棒体的动作;另一个人拖动电机和操控开关,显然,这样的工作效率较低;3.偏心轴高速旋转时,噪音较大,极大的影响了附近居民的生活,且极大损害了工人的健康;4.单根混凝土振动棒震动的工作效率较低。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可增加棒体在混凝土中的振动接触面、单独使用时可实现单人操作、能有效降低了振动棒的工作噪音且可组合使用的组合式混凝土振动棒。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可增加棒体在混凝土中的振动接触面、单独使用时可实现单人操作、能有效降低了振动棒的工作噪音且可组合使用的组合式混凝土振动棒。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组合式混凝土振动棒,包括棒体和与棒体连接的软管,棒体包括振动外壳,振动外壳外表面设有环形凸台或环形凹槽,振动外壳后端设有第一环形卡台,振动外壳内设有振动芯棒,振动芯棒包括贴合在一起的第一半圆条和第二半圆条,振动芯棒上套有至少2个轴承,轴承均和振动外壳的内侧壁贴合,软管上设有开关,振动外壳前端设有堵头,还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前方设有移动架,移动架上设有与第一环形卡台配合的卡托,棒体通过第一环形卡台与卡托配合设置在移动架上。堵头的设置可方便安装调整振动外壳内的零件。将若干混凝土振动棒一起设置在支撑架,电机设置在支撑架后部,棒体上的第一环形卡台卡在卡托从而将棒体设置在移动架上,移动架可带动所有的棒体插入混凝土内,这样即可大面积的进行振动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第一半圆条为铝条,第二半圆条为铅条。由于振动芯棒两侧的密度不同,使该振动芯棒在高速旋转时,两侧的离心力不同,进而能够产生振动。
作为优选,振动芯棒外侧设有箍套。
作为优选,软管上套有固定套,开关设置在固定套上。可以通过移动固定套的方式,使开关位于合适的位置。
作为优选,固定套内壁设有橡胶垫圈。橡胶垫圈不仅便于移动固定套,且能够使固定套稳定于合适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1.能够有效提高棒体的工作效率;棒体表面为凹凸状,使棒体在混凝土中的振动接触面得到了较大增加,从而在不增加振动棒功率的前提下,提高了棒体的工作效率。
2.开关设置于连接软管上;工作人员在操作软管时可同时操作开关,较为方便,实现了单人对组合式混凝土振动棒的操控。
3.能够极大提高振动棒的整体性,从而有效降低了振动棒的工作噪音;用于产生振动的振动芯棒通过若干轴承紧密的固定于振动外壳内部,使振动芯棒和振动外壳的整体性较好;同时,振动芯棒通过不同的密度分布,使其旋转后产生振动;但是,这样的振动芯棒的外部整体仍然呈圆柱形,从而振动芯棒的整体性较强。这些措施均极大的提高了振动棒的静音性能。
4.振动外壳后端设有第一环形卡台,支撑架上设有与第一环形卡台配合的卡托,第一环形卡台和卡托配合从而将棒体设置在支撑架上,从而可实现组合使用,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面结构图。
图2是棒体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4是实施例2的部分剖面结构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棒体、2—软管、3—振动外壳、4—环形凸台、5—环形凹槽、6—第一环形卡台、7—振动芯棒、8—第一半圆条、9—第二半圆条、10—轴承、11—堵头、12—凸起、13—第二环形卡台、14—箍套、15—开关、16—电机、17—继电器、18—固定套、19—橡胶垫圈、20—支撑架、21—移动架、22—卡托、23—用电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隧道工程公司,未经浙江省隧道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22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跨度钢结构屋面盖主桁架散件拼装胎架
- 下一篇:卸料平台的钢绳斜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