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李识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1339.3 | 申请日: | 2014-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3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冀建光;刘栋立;李文称;龙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纳兰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G07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96 | 代理人: | 张淑贤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李 识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李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行李识别装置主要是靠条码扫描,存在着识别率低、扫描速度慢以及设备成本较高等问题,漏检或错检而导致行李丢失的情况经常发生。另外,识别设备的安装往往需要改动现有的场所环境,兼容性差,要组织施工队进行现场改造,调用大量的资源,包括场所内部协调等,多方面参与解决,费时费力,这样不仅增加工作量,也会延长整个项目投产时间。
因此,目前的行李识别装置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行李识别装置,旨在解决条码扫描时的识别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行李识别装置,包括检测柜和操作主机,
其中,
所述检测柜前后端均设置有开口,所述检测柜包括:
左侧墙和右侧墙,
左灯板和右灯板,所述左灯板安装于所述左侧墙上,所述右灯板安装于所述右侧墙上,所述左灯板和所述右灯板上均安装有指示灯,
传感器,
射频识别器,
多个条码扫描激光头,并且并且所述条码扫描激光头、所述射频识别器以及所述传感器均安装在所述检测柜内部;
所述操作主机设置在所述检测柜外部,所述操作主机包括:
机壳,
主控系统,所述主控系统设置在所述机壳内部,并且与所述条码扫描激光头、所述射频识别器以及所述传感器连接,用于处理所述传感器、所述射频识别器以及所述条码扫描激光头采集的原始数据,并生成输出数据,
显示屏幕,所述显示屏幕安装在所述机壳的外壁上,并与所述主控系统连接,用于显示所述输出数据,
语音播报器,所述语音播报器安装在所述机壳的外壁上,并与所述主控系统连接,用于播报所述输出数据。
可选的,所述左侧墙包括左侧墙本体、左侧外盖板和左侧内盖板,所述左侧外盖板设置于所述左侧墙本体的外侧面上,所述左侧内盖板设置于左侧墙本体的内侧面上;所述右侧墙包括右侧墙本体、右侧外盖板和右侧内盖板,所述右侧外盖板设置于所述右侧墙本体的外侧面上,所述右侧内盖板设置于右侧墙本体的内侧面上。
可选的,所述左灯板安装于所述左侧墙的顶部内侧,所述右灯板安装于所述右侧墙的顶部内侧。
可选的,所述条码扫描激光头为扫描二维码的条码扫描激光头。
可选的,所述条码扫描激光头安装所述左侧内盖板上和/或所述右侧内盖板上。
可选的,所述左侧内盖板和所述右侧内盖板上均设置有亚克力视窗。
可选的,所述传感器包括行李放入检测传感器,所述行李放入检测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左侧内盖板和/或所述右侧内盖板上的靠近所述检测柜的前端开口位置处。
可选的,所述传感器还包括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检测柜的底部。
可选的,所述指示灯为能显示不同颜色的多色指示灯。
可选的,所述检测柜上安装有无线发射装置,所述操作主机上安装有与所述无线发射装置配套的无线接收装置,
并且,
所述传感器、所述射频识别器以及所述条码扫描激光头均与所述无线发射器连接,
所述主控系统和所述无线接收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行李识别装置的积极效果是:集成了多个条码扫描激光头进行条码识别,多线激光发射,多区域、全方位扫描,具有识别率高、扫描速度快以及扫描距离远的优点,同时又集成了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电子标签阅读功能,符合电子行李条标签规范,双重识别方式,从而进一步具有识别率更高、扫描速度更快、扫描更准确可靠等特点;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兼容性高,无需现场施工,安装非常方便,还可以按照客户不同的要求进行局部替换和组合;主控系统可以支持多路数据传输、转换以及控制。另外,多色指示灯、语音提示系统,对行李办理流程进行全程提示,方便用户快速办理行李相关业务,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行李识别装置适用范围更广泛。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行李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纳兰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纳兰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13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