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嵌套同心轮自动离合单向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0979.2 | 申请日: | 2014-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1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玉森 |
主分类号: | F16D41/06 | 分类号: | F16D41/0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吉勇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临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嵌套 同心 自动 离合 单向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嵌套同心轮自动离合单向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嵌套同心轮目前有两种互动方式:一种是齿啮合方式,内、外轮有一方转则带动另一方同转(如某些滚筒);一种是以滑动的方式,双方相互不干涉,各转各的(如轴承等)。
但是,两种互动方式都存在缺点:齿啮合式将内、外轮直接连接,内、外轮之间的动力传动是双向的,无论哪一方动则另一方总会跟着动,双方都没有自由活动余地。滑动方式则使内、外轮间相隔离,双方按照各自的需要自行转动,互不干涉,做不到内、外轮之间的动力传输。本装置介于两者之间,当条件满足时(主动轮转速高于从动轮),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转动,实现两轮之间的动力传输;当条件不满足时(主动轮转速低于从动轮),内、外轮处于隔离状态,双方各自自行转动,两轮之间的动力传输被阻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嵌套同心轮自动离合单向传动装置,该装置使自驱动轮或大型轮脱离主驱动而实现惯性运动,充分利用惯性作用,提高运行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嵌套同心轮自动离合单向传动装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若干个组合件,其中,每个组合件包括自由活动架、离合臂、支架、离合轮和滚珠;主动轮与从动轮为同心轮,离合臂沿主动轮表面圆周固定并均匀分布,所述离合臂穿越于离合臂穿越孔;滚珠有两个,分别位于在自由活动架的底部两侧,支架固定在自由活动架上,位于离合臂的一侧,离合轮的圆心固定在支架顶端,离合轮上设有轮齿I,从动轮设有轮齿II,轮齿I与轮齿II啮合。
所述主动轮的表面设有滚珠穴,滚珠设置于滚珠穴内。
所述离合臂固定设在主动轮柱面圆周并均匀分布,其上端设有齿条,且该齿条与轮齿I啮合。
所述自由活动架为弧形面板,其弯曲度、弯曲方向与主动轮的弯曲度、弯曲方向一致。
所述自由活动架的底部在离合臂穿越孔的两侧设有通两端的滑动定位导槽,与滚珠穴位置对应。
所述离合轮通过固定栓固定于支架上,其轮齿I与从动轮上的轮齿II啮合。
所述滚珠安装于滚珠穴内,并嵌入滑动定位导槽内,支撑自由活动架自由滑动。
所述自由活动架的底板上在支架对应的另一端设有呈长方形通透的离合臂穿越孔。
所述离合臂穿过自由活动架的离合臂穿越孔,并对自由活动架起定位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主动轮和从动轮均可以做内轮,两轮之间由滚珠、离合臂、自由活动架和离合轮连接,离合臂和离合轮的啮合与分离,决定着主动轮和从动轮的“离”、“合”,从而完成整个装置的动力传导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结构简单、无需精密加工,便于大批量生产;
2、组合件为独立的整体,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内、从动轮的大小选择组合件的个数;
3、部件少、组合简单;成本低;
4、使自驱动轮或大型轮脱离主驱动而实现惯性运动,充分利用惯性作用,提高运行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5、用途广泛,可替代汽车的驱动轮的差速器,有效提高汽车的越野性能;用在电动自行车上,可实现电动自行车在电瓶没电的情况下,自动隔离电动机与车轮的连接,摆脱电动机的反向制动,使之与传统自行车一样轻松骑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动轮为内轮时“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动轮为内轮时“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动轮为外轮时“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动轮为外轮时“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自由活动架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主动轮为内轮时的主动轮示意图。
其中,1、主动轮;2、从动轮;3、轮齿II;4、离合轮;5、轮齿I;6、离合臂;7、齿条;8、自由活动架;9、离合臂穿越孔;10、滚珠;11、支架;12、滚珠穴;13、滑动定位导槽;14、固定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玉森,未经李玉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09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接车身锁定传感器设备和方法
- 下一篇:小管内流体介质温度的测量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