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吸无堵塞污水泵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29464.0 | 申请日: | 2014-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7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华;周勇;史雷鸣;刘冰;郭贵中;严芳芳;马世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学院 |
主分类号: | F04D9/02 | 分类号: | F04D9/02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王金;时立新 |
地址: | 453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堵塞 污水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泵,尤其涉及一种自吸无堵塞污水泵。
背景技术
污水泵,广泛用于市政、煤矿、电厂、、城市给排水、环保、污水处理、化工、矿山、石油、水利、冶金等行业中含有固体颗粒悬浮物或纤维状悬浮物的液体输送,是相关各行业的耗能大户和关键设备之一。
目前国内生产的污水泵普遍存在效率低、能耗高、堵塞现象严重、自吸性能差、对需要很大提升高程场合往往采用多级提升泵站,造成工程投资较大,常见的自吸污水泵的自吸性能对隔舌间隙的比较依赖,隔舌间隙大于2mm时不能自吸,隔舌间隙过小时容易发生堵塞,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污水泵的进一步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吸能力强、工作效率高且可有效防止堵塞的自吸无堵塞污水泵。
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吸无堵塞污水泵,包括泵体、转轴、叶轮、泵盖和悬架,泵体包括油室、蜗壳、气液分离室、进水管、储液室和前盖板,泵盖与蜗壳左侧面连接,悬架固定于泵体左端,转轴一端与叶轮连接,另一端贯穿泵盖、油室和悬架并与悬架左端的轴承连接,叶轮设置于蜗壳内部,前盖板通过螺栓固定于蜗壳内壁上,蜗壳下端右侧面设置有回流孔,回流孔通过单向进水阀与储液室联通,蜗壳上端的出口设置于气液分离室内,气液分离室上端设有竖直向上的出水口,进水管一端与蜗壳入水口连接,储液室设有喷水管,喷水管一端设置在进水管内部,喷水管的出水口沿叶轮中心轴方向且正对于叶轮设置,喷水管上设置有控制阀。
所述叶轮包括背叶片、叶片和后盖板,后盖板通过键与转轴连接,后盖板内侧面上设置有两个叶片,前盖板内侧面上设置有与叶片配合的切割槽,
所述叶片包角α大于270°,叶片为头部带有螺旋的扭曲叶片。
所述蜗壳的出口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角a为10°。
所述转轴与油室的连接处均设有机械密封装置。
所述蜗壳隔舌处间隙b为出水口直径的40%。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便于推广,可有效避免堵塞现象发生,同时降低了维护和维修成本,提高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拥有较强的自吸能力,缩短了自吸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泵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叶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前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叶轮水力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自吸无堵塞污水泵,包括泵体1、转轴2、叶轮5、泵盖22和悬架23,泵体1包括油室3、蜗壳4、气液分离室6、进水管7、储液室8和前盖板16,泵盖22设置于蜗壳4左侧面,悬架23固定于泵体1左端,转轴2一端与叶轮5连接,另一端贯穿泵盖22、油室3和悬架23并与悬架23左端的轴承9连接,叶轮5设置于蜗壳4内部,蜗壳4下端右侧面设置有回流孔10,回流孔10通过单向进水阀11与储液室8联通,蜗壳4上端的出口12设置于气液分离室6内,气液分离室6上端设有竖直向上的出水口13,进水管7一端与蜗壳4入水口连接,储液室8设有喷水管14,喷水管14一端在进水管内部,喷水管14的出水口沿叶轮5中心轴方向且正对于叶轮5,喷水管14上设置有控制阀15。叶轮5包括背叶片21、叶片19和后盖板17,前盖板16通过螺栓固定于蜗壳4内壁上。
将本实用新型的进水管7与外部污水管连接,当本实用新型启动时,进水管7内存留有空气,转轴2转动带动叶轮5旋转,通过叶轮5的旋转产生负压,进水管7内的空气会因为压力差进入叶轮5内,同时控制阀15打开,喷水管14将储液室8内的液体喷入叶轮5内,通过叶轮5的旋转将气体和液体混合,使叶轮5进口处产生更大的负压,避免了常见的自吸污水泵的自吸性能对隔舌间隙的依赖,同时缩短自吸时间,气液混合物从叶轮5进入蜗壳4内,然后从蜗壳4上端的出口12进入气液分离室6,在气液分离室6内液体和空气通过自身重力差进行分离,气体会通过出水口13排出,液体会流回蜗壳4内,并通过回流孔10和单向进水阀11进入储液室8内,如此循环,直至进水管7内的空气排完为止,此时进入叶轮5内的全部为液体,控制阀15关闭,喷水管14停止喷水,减少了泵内部流道间的涡流,减少了流动中的涡流损失,有效提到了泵的效率,通过叶轮5不停的高速旋转,进入进水管7的污水都会通过出水口13流出。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前盖板16上设置有切割槽18,后盖板17上设置有叶片19,通过切割槽18和高速旋转的叶片19之间的配合,将污水中的长纤维切割成短纤维,防止发生堵塞现象,如图6所示,叶片19包角α大于270°,叶片19为头部带有螺旋的扭曲叶片,使污水在叶轮5内涡旋前移。蜗壳4的出口12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角a为10°,避免了蜗壳4流出的液体和泵体间产生过大的冲击造成动能损失,提高工作效率。转轴2与油室3的连接处均设有机械密封装置20,提高了密封可靠性,防止漏油现象发生,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学院,未经新乡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94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养生强体配方粉系列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适合冬季食用的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