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震救灾房建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27779.1 | 申请日: | 2014-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9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葛军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天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震 救灾 建筑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结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震救灾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地震。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但有的地震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灾难。据统计,世界上130次巨大的地震灾害中,90%~95%的伤亡是由于建筑物倒塌造成的。故对地震之前必须做好一个防震措施,同样的做好对地震之后的防震措施也极为重要。目前,现有的抗震救灾房大多都是一些帐篷式的简易抗震房,帐篷式防震房为一种整体结构,支撑起来就可以作房子使用,但这种防震房过于简易、不坚固,如有石块撞击到防震房,就会给屋内的灾民带来危害,使用寿命短,不具备防震的能力,如再次放生余震,就有可能给灾民造成二次伤害。在寒冷的季节和地方,使用起来就极为不方便,影响抗震救灾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强度大、安全性好、防震效果好的抗震救灾房建筑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震救灾房建筑结构,包括若干块墙围成的房体,所述房体的下端固定地设有隔震层,所述隔震层包括若干个设有凸块的第一金属块和若干个设有凹槽的第二金属块,所述凸块与凹槽相适配,所述第一金属块与第二金属块插接配合,所述第一金属块和第二金属块相接处设有弹性件,所述墙包括外钢板、内钢板以及若干个连接内钢板与外钢板的钢骨架,所述钢骨架与内、外钢板之间通过螺钉固定,所述钢骨架呈工字型结构设置,所述墙与墙之间为焊接,所述墙与墙连接处的内外表面分别设有呈L形的金属加强筋,所述金属加强筋与墙之间通过螺钉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震救灾房的墙采用外钢板与内钢板通过若干个钢骨架连接,钢骨架与内、外钢板之间通过螺钉固定,钢骨架呈工字型,墙与墙之间通过焊连接,有效增加了房体的强度,使抗震救灾房在地震时不易塌垮,延长使用寿命,墙与墙之间分别设有呈L形的金属加强筋,所述金属加强筋与墙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提高了整个房体的强度,在房体的下端固定地设有隔震层,可有效吸收地震产生的波动,提高了抗震救灾房的防震效果,使灾民不会受到二次伤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骨架包括两相互平行的连接部和中间的支撑部,所述两连接部分别与支撑部两端相互垂直,所述支撑部两端分别固定地设置在两连接部的中间,所述支撑部设有背向设置的两半圆弧,所述两连接部分别设有若干个螺纹孔,所述支撑部上设有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部设有背向设置的两半圆弧,支撑部上设有加强筋,有效提高了钢骨架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房体四周分别设有插入泥土的柱子,所述房体四周底边通过弹簧与柱子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房体四周分别设有插入泥土的柱子,房体四周底边通过弹簧与柱子连接,可以防止抗震救灾房在地震时被震移到危险的地带,弹簧挤压可以受力,拉长了也可以受力,使柱子不易被拉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钢板与外钢板之间粘合有铝箔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钢板与外钢板之间粘合有铝箔层,尤其是在寒冷的季节和地方,铝箔层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让灾民居住地更加舒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钢板与铝箔层之间粘合有玻璃棉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钢板与铝箔层之间粘合有玻璃棉层,玻璃棉层可以起到隔音的效果,尤其是医护人员在抗震救灾房内医治病人的时候,可以让医护人员更加专心地医治病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房体前端面设有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房体前端面设有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金属块呈凸字形,所述第二金属块呈凹字形,所述第一金属块与房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块相对与第一金属块相接触的另一端固定地设有金属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金属块相对与第一金属块相接触的另一端固定地设有金属板,提高整个抗震救灾房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抗震救灾建筑结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抗震救灾建筑结构的墙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抗震救灾建筑结构的加强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抗震救灾建筑结构的隔震层实施例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天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新天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77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落地支架立柱固定结构
- 下一篇:机械式立体车库防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