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临界隔膜泵的隔膜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27233.6 | 申请日: | 2014-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3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孟召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F04B43/02 | 分类号: | F04B4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13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临界 隔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隔膜式计量泵,具体为电站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配套使用的可承受超临界压力的锅炉加药剂量泵的膜片。
背景技术
隔膜计量泵通常输送易燃、易爆、剧毒、强腐蚀和有放射性的液体,因其零泄漏,高计量精度,低噪声,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制药、轻纺、电站等各个行业。隔膜片是隔膜泵中最重要的和最易损坏的零件,膜片的损坏,尤其是裂纹和穿孔将导致计量泵性能的变坏和无法正常运转,甚至会带来很严重的经济损失。
常规的高压隔膜计量泵,输送压力一般在10兆帕左右,用于常规锅炉加药,而大型电站尤其是超临界机组电厂加药压力达25兆帕,目前此类液压隔膜计量泵中的隔膜片经常发生隔膜板的撕裂现象, 造成漏浆事故而影响正常生产,如继续使用, 则需经常更换隔膜片, 维修费用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超临界汽轮机组配套设备隔膜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通过对超临界隔膜泵的隔膜片进行深入的研究,对隔膜泵的膜片结构进行优化设计,设计出了超临界汽轮机组隔膜泵关键部件隔膜片,解决了在超临界机组中隔膜泵输送较高压力的介质中出现的密封件隔膜易击穿问题,设计的膜片既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又能承受较高压力,大大延长了隔膜泵膜片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维修费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所设计的隔膜泵的隔膜片,由隔膜,承压背盘和连接杆等组成,连接杆固接在隔膜中心,其特征在于在隔膜泵的关键密封件隔膜采用碗形设计,其横断面由两个带有一定弧度的M型碗状设计。连接杆上设计了一承压背盘,在隔膜泵工作时,浆液作用在隔膜上的大部分压力被隔膜后面的承压背盘和连接杆所承担,隔膜片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拉伸量极小。从而保证隔膜在超临界压力下工作不被击穿和撕裂,保证热力系统的正常运转。
隔膜的圆周部分固定在隔膜泵缸体孔中,连接杆上装有一块承压背盘,背盘有一圆弧凹槽与隔膜弧度相适应,并紧密相接触。
连接杆一端带法兰,用螺钉固定在导向推杆上以保证运行轨迹,另一端粘在隔膜片中心,使隔膜能够传动,靠连接杆上的承压背盘使隔膜向前运动。连接杆和隔膜粘在一起,无须钻孔,便于隔膜严密性。
承压背盘厚2-3cm,隔膜厚1-3mm,采用耐高温氟橡胶材料。本发明可以减少用户对该隔膜片的备件储备量,节约备件资金。
本实用新型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检修费用低,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隔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A)为隔膜俯视图,图2(B)为隔膜横截面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发明的连接杆的剖面示意图,其中,7为背盘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的连接杆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图1至图4中,1为隔膜、2为隔膜泵缸壁、3为连接杆法兰、4为连接杆、5为承压背盘、6为承压背盘的圆弧槽。本发明中,超临界隔膜泵膜片由隔膜1,承压背盘5和连接杆4等部件组成,其特征在于连接杆4粘结或采用螺纹连接在隔膜1上,隔膜泵的连接杆上装有有承压背盘,承压背盘厚约2-3cm,采用普通碳钢材料,表面抛光。
承压背盘与连接杆可以锻造成一体,也可以销或刚性连接在连接杆上。背盘直径比隔膜泵缸体直径小3-5mm,背盘工作面圆周倒角。
承压背盘与隔膜相接触的部位有一半径R=25~30mm弧形凹槽与隔膜底部膜片弧度相适应,安装时与隔膜能紧密相接触。连接杆另一端带法兰或螺纹,用螺钉或螺纹固定在隔膜泵导向推杆上以保证运行轨迹。隔膜断面采用M型碗状设计,断面圆弧部分弧度为40~60弧度,半径约为25mm,为保证隔膜严密性,隔膜密封部位无孔设计。隔膜厚1~3mm,采用耐高温氟橡胶材料。隔膜的外沿固定在隔膜泵缸体中,靠连接杆上的承压背盘使隔膜向前运动,防止隔膜产生过大拉伸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程学院,未经沈阳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72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