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织圆纬机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25853.6 | 申请日: | 2014-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5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周平;浦炜;华强;陈景波;卢达;江学范;孙华平;徐刚;陈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理工学院;常熟长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68 | 分类号: | D04B15/6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俊范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织 圆纬机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织圆纬机控制系统,属于纺织机械控制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针织圆纬机涉及电子、机械、计算机、控制等诸多领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
目前圆纬机正向高机号、多路数、高转速及强辅助功能等方向发展,而引导这些技术主要还是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受生产、加工、装配、控制等技术的限制,国内的圆纬机系统的稳定性与技术先进性与国外尚有差距。因此研发一种先进的圆纬机控制系统对于提升该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织圆纬机控制系统,解决现有控制系统界面操作不方便、数据传输慢、编织速度较低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针织圆纬机控制系统,包括嵌入式系统控制面板、并行总线驱动板和电磁选针器单元,所述嵌入式系统控制面板包括ARM处理器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ARM处理器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采用并行总线连接;所述并行总线驱动板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所述嵌入式系统控制面板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与并行总线驱动板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采用并行总线连接;所述并行总线驱动板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与电磁选针器单元采用并行总线连接;所述嵌入式系统控制面板进行花样文件的读取、解析,系统参数的设置与保存,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将ARM处理器发送的编织数据添加地址数据组织成控制数据后发送给并行总线驱动板;所述并行总线驱动板接收正交编码器信号与圆纬机机械零位信号,产生准确零位信号发送给嵌入式系统控制面板,并行总线驱动板接收嵌入式系统控制面板的控制数据,发送给电磁选针器单元。
进一步,所述嵌入式系统控制面板与并行总线驱动板之间、并行总线驱动板与电磁选针器单元之间按数据与地址分时复用方式传送信号。
又进一步,所述针织圆纬机控制系统还包括圆纬机机械零位传感器、故障检测传感器和正交编码器,所述圆纬机机械零位传感器测得的圆纬机机械零位信号以及故障检测传感器测得的故障信号通过光耦隔离发送给并行总线驱动板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所述正交编码器信号通过整形滤波发送给并行总线驱动板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更进一步,所述电磁选针器单元设有十路并行驱动总线接口,所述并行总线驱动板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设有五路控制信号输出接口,所述每路控制信号输出接口与两路并行驱动总线接口连接。
再进一步,所述ARM处理器连接有触摸屏、以太网接口、Flash ROM和USB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ARM处理器对控制数据提前解析,采用“乒乓”缓冲方式提前发送,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并行处理机制,解决了数据接收与选针器控制间的时序矛盾,提高了实时性;嵌入式系统控制面板将各电磁选针器的8位控制数据按选针器地址顺序组织成数据包并下发,并行总线驱动板接收到数据包后进行解析,在控制数据的基础上加上对应选针器地址信息,分发到对应的选针器并行总线上,同时输出控制信号实现对各路选针器的分时控制,提高系统的实时处理与控制能力,满足不同档次的圆纬机高速控制的时序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嵌入式系统控制面板原理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并行接口驱动板原理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选针器单元并行驱动总线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见图1至图4,本圆纬机控制系统包括嵌入式系统控制面板、并行总线驱动板、电磁选针器单元等组成。嵌入式系统控制面板可实现花样文件读写、控制数据解析与组织、参数设置、界面操作等功能;并行总线驱动板完成圆纬机的当前运行位置信号预处理、控制数据转发、故障检测、紧急停机控制等;同步装置由联轴器与编码器、零位传感器构成,联轴器实现圆纬机齿轮与编码器同步,通过编码器的A、B、Z脉冲与零位信号实现针定位,为控制数据发送提供依据;每个电磁选针器有8个独立的驱动电路、线圈与选针刀头,另每个选针器可通过软件或拨码开关实现地址设定,选针器能实现总线地址匹配、总线控制数据接收、驱动与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理工学院;常熟长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熟理工学院;常熟长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58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控面板以及使用触控面板的电子设备
- 下一篇:软包弧形电池折边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