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可调节胸腔闭式引流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24001.5 | 申请日: | 2014-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4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 发明(设计)人: | 强利敏;刘艳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市中心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 地址: | 471009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调节 胸腔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可调节胸腔闭式引流管。
背景技术
临床上医生需要在局麻下对胸腔积液、积气患者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在胸膜腔内放置胸腔引流管,以引流出胸腔内的积液、积气,促进肺复张,维持纵膈平衡,以达治疗目的。由于胸腔内为负压,在引流管末端需要连接胸腔闭式引流瓶,已达到持续引流目的,为保持引流效果,防止胸腔逆行感染和便于准确观察24h引流量,护士每天需要更换引流瓶,更换时需在引流管上端先夹闭引流管,阻断胸膜腔与外界相同,再在无菌操作下打开引流瓶上盖,倒掉引流瓶内的血液及脓液,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净引流瓶后,倒入无菌生理盐水淹没引流瓶长管形成密闭,盖紧瓶盖。目前,临床上医生在夹闭引流管时,通常使用止血钳操作,但是,血管钳重量一般较重,且夹闭位置不当时,易牵拉引流管而刺激患者引起疼痛、不适,甚至导致胸腔闭式引流管脱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一次性可调节胸腔闭式引流管,通过在引流管上设置调节夹来开启和闭合引流管的内腔,能够有效防止外界空气进入到胸膜腔内。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一次性可调节胸腔闭式引流管,包括引流管,在引流管的外壁上设置有调节夹,调节夹的夹口一端为圆形口,圆形口的直径与引流管的直径相适配,另一端为V形口,且圆形口与V形口的开口端之间圆滑过渡连接,所述调节夹通过其上的圆形口套设在引流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上设置有两个调节夹。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的内壁上嵌设有充气管,引流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气囊,充气管的一端与环形气囊相连通,另一端伸出引流管的管壁并与充气阀连接。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越性: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在引流管上设置调节夹,能够快速开启和闭合引流管的内腔通道,防止回流和进气,且在引流管上设置充气管路和气囊,手术过程中,能够避免引流管的脱落;另外,调节夹可以采用硅胶制作,重量较轻,不会牵拉刺激患者,使用方便、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调节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引流管;2-调节夹;3-环形气囊;4-充气阀;5-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一次性可调节胸腔闭式引流管,包括引流管1,在引流管1的外壁上设置有调节夹2,调节夹的夹口5一端为圆形口,圆形口的直径与引流管的直径相适配,另一端为V形口,且圆形口与V形口的开口端之间圆滑过渡连接,所述调节夹2通过其上的圆形口套设在引流管1上。
为了进一步安全操作,防止回流及进气,所述引流管1上设置有两个调节夹2,在夹紧引流管时,两个调节夹上的V形口相向设置,分别从引流管的左右两侧夹紧引流管。
所述引流管1的内壁上嵌设有充气管,引流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气囊3,充气管的一端与环形气囊3相连通,另一端伸出引流管的管壁并与充气阀4连接;通过充气管向环形气囊内充气,能够防止操作过程中引流管的脱落。
另外,所述的调节夹可以采用硅胶制作,能够大大减轻其重量,进而减小调节夹对引流管的牵拉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市中心医院,未经洛阳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40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