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结构瓶盖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22520.8 | 申请日: | 2014-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2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蔡志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浪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47/20 | 分类号: | B65D47/2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李国钊 |
地址: | 51066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结构 瓶盖 | ||
1.一种新型结构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盖体底座,所述盖体底座设置有敞口向下的内腔,所述内腔的内侧壁设有与瓶口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所述盖体底座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第一通孔;
一通管,所述通管垂直于所述盖体底座并与第一通孔相接连通;
一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中部的一侧壁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通管相垂直并与通管的自由端管口连接,所述出液管与通管连通;所述出液管包括有第一管口及第二管口;
一阻流柱塞,所述阻流柱塞的第一端设有一盖帽,所述阻流柱塞的第一端与盖帽的内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盖帽的内侧壁与阻流柱塞的外侧壁之间形成一圈空腔;所述盖帽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一外凸块,所述出液管的第一管口的外侧壁对应第一外凸块设置有第一内凹斜纹槽;所述阻流柱塞的第二端旋入所述出液管的第一管口,所述出液管的第一管口的侧壁插入所述空腔中,所述第一外凸块与所述第一内凹斜纹槽活动嵌合;
所述出液管的第一管口的边缘至第二通孔的边缘的最大距离不大于所述阻流柱塞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结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柱塞旋入出液管的方向为旋入方向,旋入方向的一侧为旋入侧;所述第一内凹斜纹槽的旋入侧的外侧壁对应第一外凸块的运动轨迹设置有第一限位凹部43;所述第一外凸块为半圆柱型,所述第一限位凹部43与第一内凹斜纹槽之间的第一隔块为半圆柱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结构瓶盖,其特征在于,盖帽的内侧壁还设置有第二外凸块,所述出液管的第一管口的外侧壁对应第二外凸块设置有第二内凹斜纹槽,所述第二外凸块与所述第二内凹斜纹槽活动嵌合;所述第一内凹斜纹槽与第二内凹斜纹槽相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结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凹斜纹槽的旋入侧的外侧壁对应第二外凸块的运动轨迹设置有第二限位凹部43;所述第二外凸块为半圆柱型,所述第二限位凹部43与第二内凹斜纹槽之间的第二隔块为半圆柱型;所述第二外凸块与第二隔块之间的内凹斜纹槽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外凸块与第一隔块之间的内凹斜纹槽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结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柱塞的第二端的外侧壁设置有一圈截面为半圆形的第一外凸环;所述出液管的内侧壁对应第一外凸环设置有一圈截面为半圆形的第二外凸环;所述阻流柱塞的外侧壁与出液管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外凸环与第二外凸环的截面的半径之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结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的第二管口内侧壁设置有一圈加厚层,通管中设置了加厚层的部分的管内径小于阻流柱塞的半径;阻流柱塞完全旋入出液管时与加厚层相顶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结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的外部垂直设置有两块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固定在所述盖体底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结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帽外侧设置有防滑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浪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浪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252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针筒式过滤器包装盒
- 下一篇:一种翻盖式防盗翻不漏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