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温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21727.3 | 申请日: | 2014-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5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宇;邢子义;姜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口中宇热管理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7/16 | 分类号: | F01P7/16 |
代理公司: | 烟台智宇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30 | 代理人: | 董尚风 |
地址: | 2657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温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中的调温装置,尤其是一种冷却系统管路中的节温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节温器为蜡式节温器,当冷却温度低于规定值时,节温器感温体内的石蜡呈固态,节温器阀在弹簧的作用下关闭发动机与散热器之间的通道,冷却液经水泵返回发动机,进行发动机内小循环。当冷却液温度达到规定值后,石蜡开始融化逐渐变为液体,体积随之增大对推杆90作用使阀门开启,这时冷却液经由散热器和节温器阀,再经水泵流回发动机,进行大循环。也有电控式节温器,其是用电磁线圈和衔铁配合的驱动方式,来代替石蜡,通过对电磁线圈的控制完成阀门的启闭开合,控制灵敏,可靠性高,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2348410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电控节温器。
但上述两种方式的节温器要么是非开即关如电控式节温器,要么是开与关的状态之间过渡非常缓慢如蜡式节温器,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各国“节能减排”的相关法规日趋严格。为了进一步降低内燃机的能耗和排放,市场上迫切需要一种对内燃机的冷却系统进行精细的设计,智能化和电控化是未来内燃机冷却系统的发展方向。节温器作为内燃机冷却系统中控制冷却液流动路径的关键性零部件,需要通过控制自身开度来满足各工况下冷却需求,如在某一温度下小循环开启三分之二、大循环开启三分之一,某一温度下小循环开启四分之一、大循环开启四分之三,前述两种节温器都不能满足这种精细控制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对大小循环精细控制的新型的节温器。为实现该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这种节温器,包括壳体2、感温体、阀体,所述的壳体2带有小循环接口1、大循环接口10、发动机出水口8,所述的感温体带有推杆90,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在壳体2内还设置旋转轴6,推杆90的轴线与旋转轴6的轴线相垂直,旋转轴6上固接阀体3,所述阀体通过将推杆90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轴6的旋转运动的执行机构控制小循环接口1或大循环接口10与发动机出水口8的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的感温体包括完全受水温控制的机械式节温器感温体91和既受水温控制又受车辆ECU控制的电控式节温器感温体92,所述的电控式节温器感温体92内部设置有加热元件并与车辆ECU相连。
进一步地,阀体包括碟片式阀体31、膜片式阀体32、球头式阀体33。
进一步地,当阀体为碟片式阀体31或膜片式阀体32时,发动机出水口8的中轴线与小循环接口1和大循环接口10相重合的中轴线都位于纸面(为了便于说明,以纸面代替国际坐标系中的X-Y平面,以垂直于纸面代替Y-Z平面,以下同);所述碟片式阀体31的两个自由端的连线穿过旋转轴6的轴心。
当阀体为膜片式阀体32时,发动机出水口8的中轴线垂直于纸面,小循环接口1的中轴线和大循环接口10的中轴线重合并位于纸面;所述膜片式阀体32的两个自由端的连线穿过旋转轴6的轴心。
当阀体为球头式阀体33时,发动机出水口8的中轴线垂直于纸面,小循环接口1的中轴线和大循环接口10的中轴线重合并位于纸面;所述球头式阀体33的球心在小循环接口1和大循环接口10的相重合的中轴线上。
进一步地,膜片式阀体包括第一膜片式阀体321和第二膜片式阀体322。
进一步地,第一膜片式阀体321与第二膜片式阀体322相分离,所述的第一膜片式阀体321的弧弦与小循环接口1的中轴线和大循环接口10的内径相应;所述的第二膜片式阀体322的两个自由端的连线穿过旋转轴6的轴心。
进一步地,当阀体为碟片式阀体31时,执行机构包括拉簧41,所述拉簧41的一端固定在壳体2上,另一端固定在碟片式阀体31相对于旋转轴6远离推杆90的另一侧。
当阀体为膜片式阀体32或球头式阀体33时,执行机构包括涡卷弹簧4、齿轮5、齿条7,所述的齿条7固接推杆90,齿轮5固接旋转轴6,涡卷弹簧4一端固定在壳体2上,另一端固定在旋转轴6上,齿条7与齿轮5相啮合。
进一步地,这种节温器还包括位移测量装置11,所述的位移测量装置与车辆ECU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取的上述技术方案可将感温体推杆90的直线运动转化为阀体的旋转运动并具有位移放大功能,微小的直线位移将表现为较大的旋转位移,同时由于采用既受水温控制又受车辆ECU控制的电控式节温器感温体及位移测量装置,因而能对内燃机冷却系统中控制冷却液流动路径和流量进行进一步的精细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口中宇热管理系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龙口中宇热管理系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17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