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刀体拆装方便的破竹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21369.6 | 申请日: | 2014-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7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焕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志维 |
主分类号: | B27L7/06 | 分类号: | B27L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4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拆装 方便 刀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破竹刀具,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将竹破成若干片的破竹刀具。
背景技术
在生产竹筐、竹篮等竹制品时,首先要将裁好的竹子破成竹片,以便进一步的加工成竹篾,才能制作出各种各样精美的竹制品。传统的方法是用刀子将竹子剖成两半,再进行多次破竹才能完成将一根竹材破成多片竹片。这样的结果是破竹效率低,所破开的竹片宽度的一致性差,造成次品率高。
为此,人们对破竹刀具进行改进,如专利号为CN200620136834.6、名称为 “一种新型的破竹刀”的实用新型专利,它公开了一种破竹刀具,它由一个环形钢圈,钢圈内径固定有二至十八把交叉等距离、等分排列为一体的钢刀,钢圈外壁中心钻有一个小凹孔;刀柄由一个内径分为二层的环形钢圈,钢圈径向在内径大的中间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螺钉,钢圈外壁固定有一对对称的手柄。这种破竹刀具一次性可将一根竹材破成若干片宽度均匀的竹片。
但这种破竹刀具存在缺陷,由于钢刀是固定在环形钢圈上的,不能拆卸,一把刀只能破固定片数的竹片,当竹径不同时,破宽度基本相同的竹片需要多把破竹刀具才能完成,而不能通过更换内部钢刀的数量来完成;而且刀刃变钝时磨刀不方便,钢刀损坏时也无法进行更换,而刀架寿命却比钢刀长许多,只能整把刀具作废处理,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环保,也给用户收藏和使用带来麻烦,增加了用户购置工具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对破竹刀具进行改进,解决钢刀不能拆卸而无法进行更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方案是:一种刀体拆装方便的破竹刀具,包括刀体和刀架,刀架由环形钢圈和对称设置于钢圈外壁的刀柄组成;刀体包括若干把按相等角度排列成散射状结构的钢刀,钢刀的起端交汇在钢圈内径的径向中心,钢刀的终端向钢圈内壁方向延伸;其特征是:所述钢刀的终端表面设有缺口槽;所述钢圈内壁轴向等距地设置有若干供钢刀的终端插入的单向开口凹槽,凹槽内设有带凸起部的弹性件,当钢刀的终端完全插入凹槽时,该凸起部刚好卡入缺口槽内。
安装时,将刀体中的每把钢刀的终端刀背对凹槽的开口端插入,真到刀背顶着凹槽末端,此时钢刀的终端完全插入凹槽,由弹性件的凸起部阻止刀体往下掉。拆卸时,只要用力压刀体的顶部即可将刀体从钢圈中卸下。
由上所述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刀体是可以拆卸的,每把刀架可配备多个不同钢刀数的刀体;而且刀刃变钝时刀体可拆下来打磨,钢刀损坏时也方便进行更换,不用更整把整把破竹刀具,节省资源,有利于环保,同时也方便用户收藏和使用,大大减少了用户购置工具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及其有益技术效果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破竹刀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弹簧片的结构示意图。
标记说明:1、刀架 2、刀体 3、钢刀 4、钢圈 5、刀柄 6、弹性件 7、缺口槽 8、凹槽 9、三棱刺。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4 ,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由图可知,刀体拆装方便的破竹刀具包括刀体2和刀架1,刀架1由环形钢圈4和对称设置于钢圈4外壁的刀柄5组成;刀体2包括若干把按相等角度排列成散射状结构的钢刀3,钢刀3的起端交汇在钢圈4内径的径向中心,钢刀3的终端向钢圈4内壁方向延伸;钢刀3的终端表面设有缺口槽7;钢圈4内壁轴向等距地设置有若干供钢刀3的终端插入的单向开口凹槽8,凹槽8内设有带凸起部的弹性件6,当钢刀3的终端完全插入凹槽8时,该凸起部刚好卡入缺口槽7内。弹性件6为弹簧片。
钢刀3的交汇处设有沿垂直刀刃方向延伸的三棱刺9。以便破竹时,先行刺破竹内节,减少钢刀3破竹节时的阻力。
为了节省加架,对钢圈4内壁的凹槽8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设置。钢圈4直径大,则凹槽8数量也大。一般地,按下面方式设置。
凹槽8的数量为2或2的整数倍。
凹槽8的数量为3或3的整数倍。
凹槽8的数量为5或5的整数倍。
凹槽8的数量为7或7的整数倍。
刀体2中的钢刀3的数量,可根据所破竹条数设置,一般为2~50把,相同竹条宽度,竹径越大,所需的钢刀把数也就越大。实际应用中,按竹和种类来设置钢圈4,如竹径较大一类竹,钢圈4的内径也要相应扩大,反之,竹径小的一类,则环形钢圈4的内径选小一些,以便使用时,钢圈内径中心与竹材截面的中心对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维,未经张志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13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