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移动式马道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20502.6 | 申请日: | 2014-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1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冯国益;王文靖;崔殿海;阎磊;曹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五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7/00 | 分类号: | E04G2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冯舜英 |
地址: | 30017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马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移动式马道。
背景技术
马道,又称安全通道,是在建筑物专门搭设供施工人员进入操作面的通道,一般设2跑或3跑,钢管搭设,铺竹夹板,在夹板上钉木条做台阶状,两边设挡脚板、扶手,四周挂安全网。在以往的施工中,传统的马道搭设存在如下缺点:1.采用钢管和脚手板搭设上楼爬梯时,材料需一次性投入,不得周转使用,增加了使用数量,增加了成本;2.材料运输不方便,工人搭设费工费时,且效率低;3.钢管易滑,且扣件在使用过程中会松动,竹夹板作为台阶,造成马道不牢靠,有一定的安全隐患;4.传统马道搭设一般都是从底到顶,荷载较大,且工人上下班,荷载集中,安全隐患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安全、便捷、实用性强、节约成本的可移动式马道。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移动式马道,包括由竖支架、横支架和纵支架组成的框架,上、下两个横支架之间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和横支架的交汇处分别通过钢板连接两个对角设置的主支架,所述两个主支架在交汇处通过钢板固定连接,上横支架和固定架以及固定架和下横支架之间分别连接有两个上梯扶手板和下梯扶手板,所述两个上梯扶手板和两个下梯扶手板之间均设置有端部台阶和中部台阶,所述上梯扶手板和下梯扶手板之间的交汇处设置有休息平台,所述休息平台连接到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分别连接到右侧面的两个竖支架和相邻的固定架之间,右侧面的两个竖支架和纵支架的交汇处分别通过钢板连接连个对角设置的侧支架,两个侧支架在交汇处通过钢板固定连接。
所述竖支架、横支架、纵支架、固定支架和支撑架都是采用角钢焊接的方式连接。
所述端部台阶、中部台阶和休息平台均采用花纹钢板焊接。
所述由竖支架、横支架和纵支架组成的框架周围还设置有封闭护栏,所述封闭护栏由方管及钢丝网片焊接而成,顶层设置有罩棚。
所述马道标准节2.2米,每节侧面安装安全门。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分节制作,根据施工需要,可搭设任意高度的马道,吊装、运输及安装极其方便,可多次重复使用,根据箱梁及墩柱高度不同,现场进行拼装。以相同高度10米为例,旧工艺需要8人两天才能完成,而采用新工艺4人只需半天即可完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右视图;
图3是图1左视图
图1~图3中,1.竖支架,2.横支架,3.纵支架,4.固定架,5.支撑架,6.上梯扶手板,7.下梯扶手板,8.端部台阶,9.中部台阶,10.休息平台,11.侧支架,12.主支架,13.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图3,一种可移动式马道,包括由竖支架1、横支架2和纵支架3组成的框架,在上、下两个横支架2之间连接有固定架4,固定架4和横支架2的交汇处分别通过钢板13连接两个对角设置的主支架12,两个主支架12在交汇处通过钢板13固定连接,上横支架2和固定架4以及固定架4和下横支架2之间分别连接有两个上梯扶手板6和下梯扶手板7,两个上梯扶手板6和两个下梯扶手板7之间均设置有端部台阶8和中部台阶9,上梯扶手板6和下梯扶手板7之间的交汇处设置有休息平台10,休息平台10连接到支撑架5上,支撑架5分别连接到右侧面的两个竖支架1和相邻的固定架4之间,右侧面的两个竖支架1和纵支架3的交汇处分别通过钢板13连接连个对角设置的侧支架11,两个侧支架11在交汇处通过钢板13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竖支架1、横支架2和纵支架3、固定支架4和支撑架5都是采用角钢焊接的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端部台阶8、中部台阶9和休息平台均采用花纹钢板焊接,踏步高度及宽度和普通楼梯踏步相似,工人上下通行比较平稳,休息平台宽度满足同时上下人交叉,降低了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中,由竖支架1、横支架2和纵支架3组成的框架周围还设置有封闭护栏,封闭护栏由方管及钢丝网片焊接而成,顶层设置有罩棚。
马道标准节2.2米,每节侧面安装安全门。
本实用新型分节制作,根据施工需要,可搭设任意高度的马道,吊装、运输及安装极其方便,可多次重复使用,根据箱梁及墩柱高度不同,现场进行拼装。以相同高度10米为例,旧工艺需要8人两天才能完成,而采用新工艺4人只需半天即可完成。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五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五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05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用途太阳能公交车站台
- 下一篇:倒三角环形管桁架抱梁托架固定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