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源插座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9917.1 | 申请日: | 2014-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0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汪银祥;郭荣勋;麦兆舜;谢贵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音电子(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405;H01R13/46;H01R4/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64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插座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有关于一种电源插座连接器,特别系指一种可调整连接器的中心高度及解决端子接触不良之电源插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习知直流电源插座连接器,通常会使用一金属插销做为正极,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第M456013号专利,该专利先前技术分别揭露了铆接及一体成型两种型式的结构,其中,铆接型式的金属插销,其系利用冲压或车床加工方式,将金属棒材料成型为对接部,且透过冲压加工方式让金属板材成型为连接部,再将对接部与连接部进行模内射出包覆(Insert molding)方式成型有胶座;另外,一体成型的金属插销,其系利用冲压加工方式让金属棒材质成型有对接端,在于对接端后侧冲压成型有连接端,连接端末端设有焊接端,再将金属插销进行模内射出包覆方式成型有胶座。
一体成型式金属插销,由于多次冲压会产生类似冷锻的效果,导致村质硬化,在弯折时容易产生撕裂,让产品良率降低;而铆接式金属插销因铆接部位加工方式容易因铆接未确实,产生松动现象,而致使形成接触不良的状况,导致产品良率降低,而习知改善方式系在铆接后,于该对接部及该连接部铆接位置处焊上焊锡,而在客户将连接器安装至电路板后,并送入红外线回焊炉(IR reflow),因该对接部及该连接部间的铆接部位系外露于胶座外,故焊锡在受热熔融后会直接流掉,而无法顺利固接于该对接部及该连接部间。
是以,如何改善金属插销接触不良的问题,是目前本技术领域中所亟欲改善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电源插座连接器,其可解决端子间接触不良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电源插座连接器,其系包含有一绝缘本体、至少一负极接触件及设置于该绝缘本体内的一正极接触件,该正极接触件系包含有一金属板体及铆接固定于该金属板体上的一金属棒体,且该金属板体的一侧系界定为一焊接段,该金属板体与该金属棒体于铆接固定处则系界定为一固接段,而该金属棒体相对该固接段的另侧则界定为一接触段,其中,该绝缘本体系嵌射成型于该正极接触件上,并形成有一结合部,该结合部系包覆封闭该固接段,并于该接触段周侧系围绕形成有一插接容室及与该插接容室相通的一开口,而该焊接段则系由该插接容室另侧延伸外露于该绝缘本体外。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源插座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至少包含备料、铆接及成型本体步骤,于备料时,准备一正极接触件及一负极接触件,该正极接触件系包含有一金属棒体及一金属板体,并于铆接时,将该金属棒体与该金属板体透过铆压方式固定为一体,且该金属板体的一侧系界定为一焊接段,该金属板体与该金属棒体于铆接固定处则系界定为一固接段,而该金属棒体相对该固接段的另侧则界定为一接触段,而于成型本体时,以射出成型方式于该正极接触件上一体包覆成型一绝缘本体,而该绝缘本体于对应该固接段位置处系形成有一结合部,该结合部系将该固接段包覆封闭,而该绝缘本体于该接触段周侧系围绕形成有一插接容室,而该焊接段则系由该插接容室另侧延伸外露于该绝缘本体外。
本实用新型利用嵌射成型方式于正极接触件上成型出绝缘本体,并利用结合部包覆固定在金属板体与金属棒体铆接处,使金属板体及金属棒体可被绝缘本体压迫,达到稳定接触的目的,而解决接触不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优点及特色由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进行详细说明,以更深入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源插座连接器之组合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源插座连接器之分解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源插座连接器之组合剖视图。
符号说明:
100 电源插座连接器 10 绝缘本体
11 插接容室 12 开口
13 结合部 20 负极接触件
21 接触部 22 焊接部
30 正极接触件 31 金属板体
311 定位部 312 通孔
32 金属棒体 321 抵接部
322 连接部 323 限位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音电子(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音电子(中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99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塔吊基础预埋模板
- 下一篇:海底蓄能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