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整形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9834.2 | 申请日: | 2014-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1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何强;敬通国;胡鑫利;叶虎;白净;黄小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振华(集团)新云电子元器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3/00 | 分类号: | B21D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18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形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整形夹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钽电容器制造工艺中,整形工序是用手工来完成的,精度不高,引线整形后间隙大,且薄型产品采用的引线框架厚度较薄,折弯次数过多会造成引线断裂,同时也会造成引线镀层损伤,影响产品的可靠性。薄型产品受到外形尺寸的限制,模压层厚度较薄,手工整形时也会造成模压层开裂从而大大增加了不合格品的产生,造成很大的浪费。市场上也有用于产品整形的夹具,但均不适用于超薄型片式固体电解质电容器的整形。通过网上检索,用来整形的夹具总共有35件,但没有一件涉及到超薄型片式固体电解质电容器的整形夹具。例如,申请号为201210130370.8的“一种轴用整形夹具”,是用来对轴进行校正的;申请号为201210236720.9的“一种整形校平夹具”,是用来对工件进行校平的;申请号为20122033130.3的“一种自动包片整形夹具”,是用来对包片后的极板进行整形的。上述整形夹具有着各自的用途,但由于其结构原因,使得其不适用于超薄型片式固体电解质电容器的整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形夹具,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手工整形时造成固体电解质电容器的模压层开裂,使得产品的合格率低而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整形夹具,包括底座、定位块、上支架、下支架、滑块、复位组件和轴承,上支架设置在底座上;滑块设置在上支架上;下支架设置在滑块下方的底座上;定位块设置下支架下方的在底座上;复位组件设置在滑块下方的底座上;轴承设置在复位组件两边的下支架上。
所述的底座呈“凸”形。
所述的滑块由导向框、弹簧Ⅰ、导柱和上顶针构成,导柱的一端设置于导向框内,另一端位于导向框外,且位于导向框外的导柱上设置有弹簧Ⅰ;上顶针设置在与导柱相对的导向框一侧。
所述的复位组件由弹簧套、弹簧Ⅱ和复位顶针构成,弹簧Ⅱ设置在复位顶针上;复位顶针设置在弹簧套内。
所述的定位块为两块,定位块之间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通过使用该夹具来对超薄型片式固体电解质电容器进行整形,可以较好的控制整形程度,并且能够一次成型,避免了多次整形而导致超薄型片式固体电解质电容器开裂而报废,大大提高了超薄型片式固体电解质电容器整形的合格率,同时,该整形夹具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形夹具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形夹具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复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底座;2-定位块;3-上支架;4-下支架;5-滑块;6-复位组件;7-轴承;8-导向框;9-弹簧Ⅰ;10-导柱;11-上顶针;12-止动针;13-弹簧套;14-弹簧Ⅱ;15-复位顶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仅仅是对该实用新型的举例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实施例中未作具体说明的步骤均是已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整形夹具,包括底座1、定位块2、上支架3、下支架4、滑块5、复位组件6和轴承7,上支架3、下支架4和定位块2均是通过螺栓连接在底座1上,其中,下支架4位于上支架4的正下方,定位块2为两块,分别位于上支架3和下支架4的两侧,且两定位块2之间留有间隙,间隙的大小根据需要整形的超薄型片式固体电解质电容器宽度而定;滑块5焊接在上支架3正中;在在滑块5下方的底座1上钻一个通孔,将复位组件6安装在该通孔内;轴承7为两个,安装在复位组件6两边的下支架上,两轴承7之间的距离根据超薄型片式固体电解质电容器的长度而定。
在对生产的成品整形前,首先将未整形的半成品的引线裁剪到规定的尺寸,再将产品卡在引线折弯夹具的折弯头上,并用专用镊子折弯,再将折弯后的产品连同引线折弯夹具一起卡到该成型夹具底座1的中间,让引线折弯夹具的减半圆弧与定位块2紧贴,这时用滑块5压住产品,抽出引线折弯夹具,同时用力向下压产品,然后松开,即可完成产品的整形,操作非常方便,而且大大的提高了产品的整形合格率。
实施例二
如图3和图4所示,根据实施例一,所述的底座1正面呈呈“凸”形;所述的滑块5由导向框8、弹簧Ⅰ9、导柱10、上顶针11和止动针12构成,导向框8为一中空的长方体结构,导柱10的一端安装在导向框8内,另一端位于导向框8外,且位于导向框8外的导柱10上设置有弹簧Ⅰ9;上顶针11设置在与导柱10相对的导向框8一侧;止动针12可以为螺栓、小圆柱体钢柱、小长方体钢板或微型制动阀,其安装在上顶针11上;所述的复位组件6由弹簧套13、弹簧Ⅱ14和复位顶针15构成,弹簧Ⅱ14缠绕在复位顶针15上,复位顶针15安装在弹簧套13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振华(集团)新云电子元器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振华(集团)新云电子元器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98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降解性树脂组合物和生物降解性膜
- 下一篇:氨用截止阀成型热压缩口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