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滴分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9468.0 | 申请日: | 2014-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0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冯国红;杨慧敏;姜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滴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液滴分析技术是指在一定测试系统的条件下,在被测液体形成液滴的过程中,采用各种手段对被测液滴实施监测,以获得有关被测液体的物理、化学特性参数的技术。
现有市场上,分析仪器的种类繁多,如何选择分析方法需要考虑仪器的适用范围、测试精度等诸多因素。现有诸多分析仪器的特点是性能单一,综合测试能力弱,而且有些装置还复杂,相关数据不精确,价格昂贵,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滴分析装置,本装置综合测试能力强,测试数据精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液滴分析装置,包括液滴成型模块和液滴分析模块,所述液滴成型模块与液滴分析模块连接;
所述液滴成型模块包括粉碎装置、热裂解装置和精密微量供液泵,所述粉碎装置与热裂解装置连接,所述热裂解装置与精密微量供液泵连接;
所述液滴分析模块包括光源调制电路、输入光纤、输出光纤、滴头、极板、振荡电路、F/V转换器、A/D转换器、光电转换元件、放大滤波电路、主机、I/O转换器,所述光源调制电路通过输入光纤与滴头连接,所述极板置于滴头两侧,所述滴头与振荡电路连接,滴头通过输出光纤与光电转换元件连接,所述一侧极板与振荡电路连接,所述振荡电路与F/V转换器连接,所述F/V转换器与A/D转换器连接,所述光电转换元件与放大滤波电路连接,所述放大滤波电路与A/D转换器连接,所述A/D转换器与计算机连接,所述计算机与I/O转换器连接,所述I/O转换器与精密微量供液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上述技术方案下,可以快速液滴的形成,并可以实现液滴分析装置精确测试液滴的形成过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精密微量供液泵通过毛细管与滴头连接。
进一步,所述极板信号和光纤信号同时采集。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毛细管可以使液滴快速完整的流入滴头内;2、同时采集极板信号和光线信号,可以同步形成极板电压值和光纤电压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滴分析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粉碎装置,2、热裂解装置,3、精密微量供液泵,4、毛细管,5、光源调制电路,6、输入光纤,7、滴头,8、极板,9、输出光纤,10、光电转换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液滴分析装置,包括液滴成型模块和液滴分析模块,所述液滴成型模块与液滴分析模块连接;
所述液滴成型模块包括粉碎装置1、热裂解装置2和精密微量供液泵3,所述粉碎装置1与热裂解装置2连接,所述热裂解装置2与精密微量供液泵3连接;
所述液滴分析模块包括光源调制电路5、输入光纤6、输出光纤9、滴头7、极板8、振荡电路、F/V转换器、A/D转换器、光电转换元件10、放大滤波电路、计算机、I/O转换器,所述光源调制电路5通过输入光纤6与滴头7连接,所述极板8置于滴头7两侧,所述滴头7与振荡电路连接,滴头7通过输出光纤9与光电转换元件10连接,所述一侧极板8与振荡电路连接,所述振荡电路与F/V转换器连接,所述F/V转换器与A/D转换器连接,所述光电转换元件10与放大滤波电路连接,所述放大滤波电路与A/D转换器连接,所述A/D转换器与计算机连接,所述计算机与I/O转换器连接,所述I/O转换器与精密微量供液泵3连接。
所述精密微量供液泵3通过毛细管4与滴头连接。
所述极板8电压值和光纤电压值同时采集。
实施本实用新型,首先将木材放入粉碎装置1,形成粉末,再将粉末导入热裂解装置2内,形成液体,通入精密微量供液泵3内,形成液滴,液滴经过毛细管4流入滴头内形成极板8信号;光源调制电路5将外部光源调制后,通过输入光纤导入滴头内,形成光纤信号,极板8信号值通过振荡电路形成极板电压信号,在经过F/V转换器和A/D转换器输入到计算机,光信号经过输出光纤9、光电转换元件10形成光纤电压值,再经过放大滤波电路和A/D转换器输入到计算机,极板8电压值和光纤电压值在计算机内形成同一分析图,通过分析图可以鉴别不同树种种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94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