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色冶炼烟气中多污染物协同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9363.5 | 申请日: | 2014-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8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王芳;张望;李泽熙;黄羽飞;赵志龙;杨晓松;周连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60;B01D53/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016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色 冶炼 烟气 污染物 协同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有色冶炼烟气中多污染物协同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有色冶炼生产过程产生的冶炼烟气、干燥废气、环保烟气、制酸尾气及无组织排放的废气中均含有SO2、NOx、汞、颗粒物等多种污染物。尤其是铅、锌、铜行业冶炼烟气中汞的排放量很高。据统计,仅铅、锌、铜行业汞排放即占到了全国汞排放的30%以上。
目前很多有色冶炼企业将湍冲塔洗涤器用于烟气制酸前净化、制酸尾气净化等工序,用于去除粉尘、砷、NOx等杂质或脱硫、脱硝,其具有多污染协同去除、占地面积小、工艺控制简单、操作灵活等特点。但工程实践表明,湍冲塔洗涤器用于多污染协同去除的净化效率有待提高,尤其对于汞的捕集效率不理想。有研究发现,湿法脱硫装置(WFGD)可以将烟气中80%—95%的可溶于水的Hg2+除去,但对于不溶于水的Hg0捕捉效果不好,因此单靠现有脱硫和除尘设备脱汞效率不高,导致汞进入产品硫酸,严重影响硫酸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满足含汞烟气中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的有色冶炼烟气中多污染物协同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色冶炼烟气中多污染物协同控制装置,包括气体放电装置和湍冲塔多污染物高效捕集装置;
所述气体放电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流入口管、气体放电管、气流出口管,所述气体放电管内设有电晕线,所述电晕线连接有直流高压电源,所述气体放电管连接有接地极;
所述湍冲塔多污染物高效捕集装置包括湍冲塔,所述湍冲塔的下部设有集液槽,所述湍冲塔的上部设有进液口、逆喷管和排气口,所述逆喷管上部的进气口与所述气体放电装置的气流出口管连接,所述逆喷管下部的喷嘴伸入到所述湍冲塔内,所述集液槽通过管路与所述喷嘴连接,所述管路上设有压力泵和液体流量控制阀。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有色冶炼烟气中多污染物协同控制装置,由于包括气体放电装置和湍冲塔多污染物高效捕集装置,气体放电装置为烟气预处理装置,湍冲塔多污染物高效捕集装置为烟气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装置,能够实现SO2、NOx、Hg、颗粒物的同时脱除,满足含汞烟气中多污染物协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有色冶炼烟气中多污染物协同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流入口、2—入口采样监测孔、3—直流高压电源、4—气体放电管、5—电晕线、6—接地极、7—出口采样监测孔、8—气流出口、9—进气口、10—逆喷管、11—进液口、12—喷嘴、13—集液槽、14—压力泵、15—液体流量控制阀、16—排污阀、17—隔板、18—除雾器、19—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有色冶炼烟气中多污染物协同控制装置,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
包括气体放电装置和湍冲塔多污染物高效捕集装置;
所述气体放电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流入口管、气体放电管、气流出口管,所述气体放电管内设有电晕线,所述电晕线连接有直流高压电源,所述气体放电管连接有接地极;
所述湍冲塔多污染物高效捕集装置包括湍冲塔,所述湍冲塔的下部设有集液槽,所述湍冲塔的上部设有进液口、逆喷管和排气口,所述逆喷管上部的进气口与所述气体放电装置的气流出口管连接,所述逆喷管下部的喷嘴伸入到所述湍冲塔内,所述集液槽通过管路与所述喷嘴连接,所述管路上设有压力泵和液体流量控制阀。
所述湍冲塔塔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排气口与所述进液口和逆喷管隔开。
所述排气口设有除雾器。
所述电晕线由四氟三角架固定于所述气体放电管中央。
所述集液槽底部设有排污阀。
所述气体放电装置为烟气预处理装置,所述湍冲塔多污染物高效捕集装置为烟气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色冶炼烟气中多污染物协同控制装置,能够实现SO2、NOx、Hg、颗粒物的同时脱除,满足含汞烟气中多污染物协同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未经北京矿冶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93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良的SCR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空分气体干燥的高压吸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