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窑灰入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7379.2 | 申请日: | 2014-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3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井献玉;高运红;吕河龙;张辉;罗佑文;张兵喜;倪利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瑞集团水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7/36 | 分类号: | C04B7/36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苗强 |
地址: | 467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窑灰入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窑灰入窑系统。
背景技术
在水泥生产过程中,因水泥窑系统回收的窑灰,化学成分中二氧化硅含量低于正常生料,氧化钙高于正常生料,回灰料的KH值远高于生产生料。但入窑生料在小剂量掺加回灰时对生料的成分影响很小,因此,工业上一般将回收的窑灰按一定剂量添加到生料中进行成品水泥的制备。通常,窑灰混入生料的过程,是将窑灰运送至均化库中与生料进行混合,但这种方式下,若立磨停车时间较长时,会导致入窑生料饱和比升高、硅率降低、铝率升高,严重影响窑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生产线减产,窑皮涨、掉频率增加,熟料质量不合格,煤耗、电耗上升。为保证窑系统的稳定运行,常常在停磨5小时前调整出磨生料的成分。
总的来说,以前的窑灰入窑流程在立磨停车时使入窑生料成分发生了较大变化,饱和比升高后每小时增加煤粉用量1吨,系统用风量增加也使用用电量每小时增加80Kwh左右,才能保证出窑熟料的质量。这对窑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很大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窑灰入窑系统,解决长时间停立磨时因窑内回灰影响,入窑生料成分会发生变化,导致窑况不稳定、增加煤耗、降低产量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窑灰入窑系统,该系统依次设有入库提升机、均化库、入窑提升机和预热器,所述的均化库通过输送装置将物料运送至入窑提升机的底部,该系统中还设有一回灰罐,所述回灰罐的顶端通过一个由电机驱动的输送轨道与入库提升机的顶端相连接,所述回灰罐的底端通过一个由电机驱动的输送轨道与入窑提升机的底端连接,所述的回灰罐的下部还设有锥形的出料管,在出料管的外壁上设有多个与出料管内空腔相连通的压缩空气入口。
所述的电机均由控制系统控制。
所述回灰罐的底部还设有一个回灰喂料秤。
所述的回灰喂料秤为电子螺旋称。
所述回灰罐的内部设置有由电机驱动的搅拌匀化装置。
所述的回灰罐上设置有观察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窑灰入窑系统,增加设备较少,仅增加一个回灰罐、一台回灰喂料秤和两个输送轨道,这种设置方式施工时间短,不影响正常的工艺流程,安装时不影响正常生产。
2、本实用新型的窑灰入窑系统,通过回灰喂料秤能够稳定地将回灰罐中的回灰喂入窑中,达到入窑生料成分稳定,窑况良好。同时,也有效降低了煤耗和电耗,稳定了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有利于水泥生产线的连续工业化生产运作。
3、本实用新型的窑灰入窑系统,在系统稳定后,能够有效节约调整工况的时间,保证窑炉的稳定高效运行,增加耐火材料的使用时间。
4、本实用新型的窑灰入窑系统,回灰罐内设置有搅拌匀化装置,使回灰罐内的物料既能够依靠自身的重力均化,又可以利用气力和电力辅助均化,使出料品质均匀,成品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回灰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入库提升机,2、均化库,3、入窑提升机,4、预热器,5、输送装置,6、回灰罐,601、压缩空气入口,7、输送轨道,8、回灰喂料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窑灰入窑系统,该系统依次设有入库提升机1、均化库2、入窑提升机3和预热器4,所述的均化库2通过输送装置5将物料运送至入窑提升机3的底部,该系统中还设有一回灰罐6,所述回灰罐6的顶端通过一个由电机驱动的输送轨道7与入库提升机1的顶端相连接,所述回灰罐6的底端通过一个由电机驱动的输送轨道7与入窑提升机3的底端连接,所述的回灰罐6的下部还设有锥形的出料管,在出料管的外壁上设有多个与出料管内空腔相连通的压缩空气入口601。
所述的电机均由控制系统控制。
所述回灰罐6的底部还设有一个回灰喂料秤8。
所述的回灰喂料秤8为电子螺旋称。
所述回灰罐6的内部设置有由电机驱动的搅拌匀化装置。
所述的回灰罐6上设置有观察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瑞集团水泥有限公司,未经天瑞集团水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73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态油制备系统
- 下一篇:改进的城市再生水石灰处理石灰乳制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