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层缓冲墙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4058.7 | 申请日: | 2014-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9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外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外文 |
主分类号: | E04B2/74 | 分类号: | E04B2/74;E04F13/21;E04F1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缓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建筑模块。特别是通过多层结构构成缓冲墙,在建筑结构中作为结构承载的保护支持。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砖混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柱等采用砖或者砌块砌筑,横向承重的梁、楼板、屋面板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就是说砖混结构是以小部分钢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砖墙承重的结构。砖混结构是混合结构的一种,是采用砖墙来承重,钢筋混凝土梁柱板等构件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适合开间进深较小,房间面积小,多层或低层的建筑,对于承重墙体不能改动,而框架结构则对墙体大部可以改动,但传统的准混结构注重结构的变换性,而在稳定性和承重性上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层缓冲墙,在建筑结构中作为结构承载的保护支持,这点创新设计在商业运营推广中是一种极大的竞争优势,可贵的是这项技术原理简单,并且其设方案合理实用,在思维上打破成规,从而带来了新的技术革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传统的建筑墙体模块存在的缺陷,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层缓冲墙,砖体的两侧连接由粗骨料构成的侧挡板,上部具有结构卡槽和凸缘,摒弃传统的水泥砌筑,通过结构堆砌构成结构墙体结构,增强建筑模块的承载性以及拼接形式的灵活性,通过此项技术创新的产品能更好的被运用及推广在商业及建筑工程领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缓冲强包括支撑层,缓冲层,粘合层以及贴片层,支撑层具有支架柱均匀间隔排布在缓冲墙的后部支撑中,作为墙体的最底层支撑,在支撑层上部连接由泡沫绝缘体材料构成的缓冲层,缓冲层上部铺设粘合层,粘合层上排布可弯折的金属片阵列,金属片向下弯折时就会形成一个槽口,槽口用来连接贴片层的贴片,贴片层由独立的矩形长条复合板构成,复合板通过背面插件插入粘合层的槽口中,构成多层缓冲结构,实现了这种多层缓冲墙的具体作用。墙体以多层的结构支撑构筑成建筑中缓冲保护结构,通过支撑层增加墙面厚度,支撑层与缓冲层之间形成的间隙允许空气流通,使空气在墙体内部流通,使墙体内部具有大气压强,以此增加墙体的回弹力和恒温性,保证结构内部构筑的空间冬暖夏凉,缓冲层由泡沫绝缘体材料构成,具有保温性,且使墙体结构内部具有回弹保护力,粘合层的金属片阵列提供独特的插件拼合连接模式,在安装性上更具灵活性。这种多层缓冲墙适用于建筑工程技术上的控件应用,扩大了使用范围,并且也可以在更多领域运用此项技术创新从而带来更多的收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此项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层缓冲墙,缓冲强包括支撑层,缓冲层,粘合层以及贴片层,通过支撑层增加墙面厚度,支撑层与缓冲层之间形成的间隙允许空气流通,使空气在墙体内部流通,使墙体内部具有大气压强,以此增加墙体的回弹力和恒温性,缓冲层由泡沫绝缘体材料构成,具有保温性,粘合层的金属片阵列提供独特的插件拼合连接模式,在安装性上更具灵活性,提升了这种多层缓冲墙的实际职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图。
图中 1. 多层缓冲墙,2.支撑层,3. 缓冲层,4. 粘合层,5. 贴片层,6. 支架柱,7. 金属片,8. 槽口,9. 贴片。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多层缓冲墙1包括支撑层2,缓冲层3,粘合层4以及贴片层5,支撑层2具有支架柱6均匀间隔排布在缓冲层3的后部支撑中,作为墙体的最底层支撑,在支撑层2上部连接由泡沫绝缘体材料构成的缓冲层3,缓冲层3上部铺设粘合层4,粘合层4上排布可弯折的金属片7阵列,金属片7向下弯折时就会形成一个槽口8,槽口8用来连接贴片层5的贴片9,贴片9层由独立的矩形长条复合板构成,复合板通过背面插件插入粘合层4的槽口8中,构成多层缓冲结构,实现多层缓冲墙1的有效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外文,未经张外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40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