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以气体驱动带动排水装置的结构及坐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9808.1 | 申请日: | 2014-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9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展源;刘铂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轩斯宝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D3/10 | 分类号: | E03D3/10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 代理人: | 刘敏;万正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驱动 带动 排水 装置 结构 坐便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以气体驱动带动排水装置的结构及坐便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座便器大多直接采用自来水进行储水冲水,所用的冲水方式是人工手动按压实现冲水目的。采用这种人工按压等方式冲水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水量不易控制,造成水资源浪费。而且,采用人工按压方式的坐便器中,需要设置将手动按压的力转变成提拉排水阀的提拉配件的机械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气体驱动带动排水装置的结构,其通过气动冲水,可以控制冲水量。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以气体驱动带动排水装置的结构,所述以气体驱动带动排水装置的结构包括框架主体、气囊、密封盖板以及升降构件,所述框架主体具有柱形腔体,所述升降构件和所述气囊位于所述柱形腔体内,所述升降构件位于所述气囊的上方,所述密封盖板连接在所述柱形腔体的底部并与所述气囊密封连接,所述密封盖板具有将所述气囊与外部气源连通的气嘴,所述升降构件与排水阀的提拉配件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构件包括帽状本体及L型挂钩,所述气囊的上部容纳在所述帽状本体内,所述框架主体的侧部设有长形开口,排水阀的提拉配件挂在从所述柱形腔体的内部经所述长形开口伸出的L型挂钩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以气体驱动带动排水装置的结构还包括保护盖,所述保护盖封盖在所述柱形腔体的顶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架主体的侧部设有气管卡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架主体的前部设有用于将所述以气体驱动带动排水装置的结构固定在便器的隐蔽式水箱的维修口上的卡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盖板具有密封底板和形成于所述密封底板上的环形凸起,所述气囊具有底部环状凸缘,所述柱形腔体具有止挡部,所述气囊的底部环状凸缘压接在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止挡部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以气体驱动带动排水装置的结构包括两个气囊、两个密封盖板以及两个升降构件,所述框架主体具有两个柱形腔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部气源与所述气嘴通过气管连接,所述外部气源为气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盖板通过锁扣密封连接在所述柱形腔体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坐便器,其具备上述的以气体驱动带动排水装置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以气体驱动带动排水装置的结构,当气体通过气嘴充入气囊时,气囊鼓起而抬起升降构件,带动排水阀的提拉配件实现排水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以气体驱动带动排水装置的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以气体驱动带动排水装置的结构的装配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C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如下:10-以气体驱动带动排水装置的结构;100-框架主体;103-止挡部;200-气囊;300-密封盖板;400-升降构件;101-柱形腔体;302-气嘴;401-帽状本体;402-L型挂钩;104-长形开口;106-气管卡槽;108-卡扣;301-密封底板;304-环形凸起;306-锁扣;202-环状凸缘;500-保护盖;Z-上下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的以气体驱动带动排水装置的结构包括框架主体100、气囊200、密封盖板300、升降构件400、保护盖500。
所述框架主体100具有柱形腔体101。所述升降构件400和所述气囊200位于所述柱形腔体101内。所述升降构件400位于所述气囊200的上方。所述密封盖板300连接在所述柱形腔体101的底部并与所述气囊200密封连接。所述密封盖板300具有将所述气囊200与外部气源连通的气嘴302。所述升降构件400与排水阀的提拉配件连接。
本实施方式的以气体驱动带动排水装置的结构的触动装置的位置和大小可以依据具体情况设置,非常方便。例如,触动装置为感应装置,并安装在远离坐便器或蹲便器的位置,例如客厅、厨房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轩斯宝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轩斯宝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98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电工实训装置用接线端子
- 下一篇:一种易于压导线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