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清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1528.6 | 申请日: | 2014-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5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蔡清华;陈政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镭射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7/00 | 分类号: | B08B7/00;B29C33/7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李林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模装置,尤其是指一种利用激光的清模装置及其清模方法。
背景技术
模具在广泛的工业中都用来产生关键元件,在电子封装封胶制程(Epoxy Molding Process)中,模具的清洗除了使用传统的方法外,利用激光技术是一种经济的替代方式,使用激光清洗模具也是一种既环保又迅速地清除残留物的方法,不产生化学或腐蚀性的废弃物。
本实用新型独特设计的清模装置,其使用激光脉冲能量可以迅速地清除顽固的脱模剂和残留物,而不会损伤到模具表层。针对特定激光种类的应用,再经由精密地测试与精确地调整激光光束,以最安全的方式达到最佳化的清洗效果,利用激光清洗可以安全的清理精密的模具,并且显著的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清模装置,利用激光源以达到快速且大量地清洗模具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清模装置的清模方法,用以达到激光清模的功能,并且不会造成模具受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清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座;
一模具固定单元,其设置于该基座上,其中该模具固定单元具有至少一加热器;
一支撑单元,其设置于该基座上;以及
一激光系统,其一端设置并连接于该支撑单元上,该激光系统还具有:一激光源、一振镜以及一场镜;该振镜耦接于该激光源;该场镜耦接于该振镜;其中,该激光源能够发射一激光光束至该振镜作二维光路调整并入射至该场镜,该场镜能够将该激光光束聚焦且入射于该模具固定单元的范围内。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还可增加如下技术特征:
该加热器是一加热丝或一加热管。
该加热器的温度是170℃。
该激光源是一光纤激光。
该光纤激光的波长介于1060nm-1070nm之间。
该振镜具有:
至少一折射镜;及
至少一转动马达,其中每一折射镜设置并连接于每一转动马达上,并凭借每一转动马达来转动调整每一折射镜的镜面角度。
该二维光路调整是一X轴光路调整与一Y轴光路调整。
该场镜将该激光光束聚焦且入射于该模具固定单元的扫描范围是300mm×3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清模装置及其清模方法,如本实施例所述,其系将待清洗的模具设置于基座上的模具固定单元上,并凭借半自动的清模装置在激光光束扫描范围内对待清洗的模具作激光清模扫描动作,本实施例的优点为可更精密地控制清洗模具的步骤,适合用于特殊地模具上。上述清模装置若针对欲清洗的模具为高精密模具,则可再搭配光纤激光的波长介于1060nm-1070nm之间来作激光清模,以确保高精密模具不受激光扫瞄所损害,又能完整地清除滞留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模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激光系统内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激光光束扫描范围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清模装置的清模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清模装置的清模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清模装置;100-基座;110-模具固定单元;112-加热器;120-支撑单元;130-激光系统;131-激光源;132-振镜;133-场镜;134-激光光束;135-折射镜;136-转动马达;140-扫描范围;150-模具;20-清模装置的清模方法;S21、S22、S23、S24-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镭射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镭射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15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屏清洁系统
- 下一篇:双用式单槽丝网清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