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分隔板的单元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8004358.2 | 申请日: | 2014-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66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邱鑫;林庆国;刘俊;刘川;韩恒超;姚天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K9/00 | 分类号: | F02K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航天局专利中心 31107 | 代理人: | 郑丹力 |
地址: | 20111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板 单元 发动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分隔板的单元发动机,包括:头部、与头部相连的催化床、与催化床另一端相连的喷管;所述催化床内安装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催化床沿周向分为至少两个子催化床。通过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单元发动机寿命短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元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分隔板的单元发动机。
背景技术
单元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一般是推进剂经过头部喷入催化床中,经装填在催化床中的催化剂催化分解后产生多种高温气体产物,高温混合气体经喷管膨胀后产生推力。催化剂在催化床中与推进剂接触反应后,在力的作用下会出现破损。由于催化剂出现破损,催化床中原本装填密实的催化剂会变松动,产生空穴;随着越来越多的催化剂发生破损,空穴的体积也会变大。空穴的存在会使催化床容易产生积液而出现爆式分解,从而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当催化剂破损质量达到或超过所装填的催化剂质量的10%时,空穴变大至一定程度后,发动机一系列的性能就会恶化,发动机工作寿命缩短,甚至会失去工作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单元发动机会因为催化床内空穴积累而影响单元发动机性能;为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分隔板的单元发动机。
本发明提供的带分隔板的单元发动机,包括:头部、与头部相连的催化床、与催化床另一端相连的喷管;所述催化床内安装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催化床沿周向分为至少两个子催化床。
进一步,还包括:至少一个隔板组件,所述隔板组件将催化床沿轴向分隔,所述隔板组件的直径等于催化床的内径。
进一步,所述催化床和喷管的连接端安装有挡板组件,所述挡板组件的直径等于催化床的内径。
进一步,所述分隔板为叶片结构。
进一步,所述分隔板的材料为高温合金、铌合金、不锈钢、铂铑合金或钽钨合金中的任何一种。
进一步,所述隔板组件的材料为高温合金、铌合金、不锈钢、铂铑合金或钽钨合金中的任何一种。
本发明的优点包括:
本发明在发动机催化床中装有分隔板,分隔板将催化床分成若干分隔区,各个分隔区内的催化剂互不干涉,当某一分隔区内的催化剂出现破损时,由于分隔板的隔离和支撑作用,各个分隔区的催化剂空穴不会合并变大,从而有效的减小空穴的大小,保证在催化床内催化剂破损程度不超过50%的情况下发动机性能仍可以保持不变。
附图说明
图1为发动机双层催化床的半剖视图,图中箭头表示流体走向。
图2为发动机双层催化床的三维视图。
图3为发动机多层催化床的三维视图。
图4为新分隔板分隔前催化床的三维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第一实施例
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催化床内安装有隔板组件4,所述隔板组件沿轴向将催化床分为前催化床和后催化床;所述前催化床内安装有上分隔板3,所述上分隔板3将前催化床沿周向分隔为若干个分隔区,每个分隔区为一个子催化床,用于放置催化剂;所述后催化床内安装有下分隔板6,所述下分隔板6将后催化床沿周向分隔为若干个分隔区,每个分隔区为一个子催化床,用于放置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未经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80043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