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遥控器防串扰方法和遥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51961.3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69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董坤;刘小建;陈利堂;张永鹏;崔振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22 | 分类号: | H04N21/422;H04B5/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邵新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遥控器 防串扰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遥控器防串扰方法和遥控器,以解决遥控器在针对集中放置的多台电视中的一台电视进行操作时,会对其他电视造成误操作的技术问题。方法包括:产生建立近场通信的指示信号,将建立近场通信的指示信号发送以后,启动遥控器近场通信模块,并在与电视建立近场通信后,以近场通信模式向电视发送按键信号。通过在遥控器与电视之间建立近场通信,以近场通信的方式发送按键信号,实现遥控器与电视点对点的通信,按键信号不会被集中放置的其他电视接收,由此避免了对其他电视的误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遥控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遥控器防串扰方法和遥控器。
背景技术
电视在出厂前测试和生产时,通常会集中放置在一起进行操作,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整改。
例如,老化测试;所谓老化,就是将开发的电视放置在高温高湿的老化房内,使其在设定时间内一直工作运行,来模拟电视在高温或者潮湿的环境下能够使用的最长寿命。老化房中通常会针对一款机型集中放置多台电视进行测试,测试过程中需要定时的操作和改变每台电视的工作状态,这需要通过操作遥控器来完成。
又例如,电视在流水线上生产和测试时,整条流水线上通常都是一款机型排列在一起,生产人员需要对电视逐个进行检验和测试,这过程中也需要通过操作遥控器来完成。
这样使用遥控器对集中放置的多台同款机器进行操作时,会存在以下问题:当使用遥控器对某一台电视进行操作时,遥控器发出的按键信号会串扰到同款机型的其他电视,从而引起其他电视的误操作,这会破坏被误操作的电视原有的测试数据,造成测试重复和延长测试时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遥控器防串扰方法和遥控器,以解决遥控器在针对集中放置的多台电视中的一台电视进行操作时,会对其他电视造成误操作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提出一种遥控器防串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产生建立近场通信的指示信号;将所述建立近场通信的指示信号发送以后,启动遥控器近场通信模块;与电视建立近场通信后,以近场通信模式向电视发送按键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遥控器近场通信模块启动为被动模式。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产生取消近场通信的指示信号;关闭所述遥控器近场通信模块;向所述电视发送所述取消近场通信的指示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电视接收遥控器发送的建立近场通信的指示信号;启动电视近场通信模块,并与所述遥控器建立近场通信;以近场通信模式接收所述遥控器发送的按键信号。
进一步的,在与所述遥控器建立近场通信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电视显示近场通信建立成功信息。
进一步的,在所述以近场通信模式接收所述遥控器发送的按键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电视接收所述遥控器发送的取消近场通信的指示信号;关闭所述电视近场通信模块;和/或显示近场通信取消成功信息。
提出一种遥控器,包括遥控收发电路、遥控收发器和遥控主处理器,所述遥控收发电路分别与所述遥控收发器和所述遥控主处理器连接;还包括一近场通信按键和遥控器近场通信模块;所述近场通信按键与所述遥控主处理器连接;所述遥控器近场通信模块与所述遥控主处理器连接;所述遥控收发器还与所述遥控主处理器连接;所述近场通信按键用于被按下时产生建立近场通信的指示信号;所述遥控收发电路发送所述建立近场通信的指示信号;所述遥控器主处理器接收到所述建立近场通信的指示信号后,启动所述遥控器近场通信模块,并关闭所述遥控收发器;所述遥控器近场通信模块在与电视的电视近场通信模块建立近场通信之后,所述遥控主处理器采集按键信号,并将所述按键信号发送给所述遥控器近场通信模块;所述遥控器近场通信模块以近场通信方式将所述按键信号发送给电视。
进一步的,所述遥控器近场通信模块启动为被动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歌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519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