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Her1的治疗性抗体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851591.3 申请日: 2014-12-31
公开(公告)号: CN104530237A 公开(公告)日: 2015-04-22
发明(设计)人: 罗哈斯;洛佩兹;莫莱诺;罗兰多;白先宏;李倩;李桂珠;侯福月;李晓敏 申请(专利权)人: 百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分子免疫中心
主分类号: C07K16/30 分类号: C07K16/30;A61K39/395;A61P35/00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100176 北京市***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her1 治疗 抗体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全人源的IgG1型抗体,该抗体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或Her1)的细胞外域的不同子区域结合。本发明进一步涉及该抗体抑制Her1表达的肿瘤细胞增殖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这类抗体对于治疗各种恶性疾病的用途。

背景技术

Her家族与肿瘤的联系已经在文献中被广泛描述,这些受体通过同型或异型二聚物的形式在激酶家族成员内形成信号复合物(Yarden and Sliwkowski, Nat Rev Mol Cell Biol. 2001, 2: 127-37)。抗Her家族成员的药物能够抑制配体结合和受体的激活,经由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CDC)和抗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ADCC)诱导受体内化和向下调节,增强受体降解来介导免疫系统应答(Ciardiello and Tortora, N Engl J Med. 2008, 358: 1160-74)。

Her1是一个已经被验证的肿瘤免疫治疗的靶点(Mendelsohn, Endocr Relat Cancer. 2001, 8: 3-9)。在目前的临床实践中,一个治疗策略就是针对受体的特异性抗体的应用,包括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和尼妥珠单抗(Friedl?nder et al., Immunol Lett. 2008, 116: 126-40; Quatrale et al., Front Biosci (Landmark Ed). 2011, 16: 1973-85)。尼妥珠单抗在临床上成功用于内皮源性肿瘤的治疗(Ramakrishnan et al., MAbs. 2009, 1: 41-8)。众所周知,正如西妥昔单抗和帕尼单抗,尼妥珠单抗作用于Her 1的细胞外子区域3(D3)。

最近的研究显示,同时靶向Her1的非竞争性抗体会更加有效,应用两种抗D3的抗体比单独应用一种抗体,使得具有配体自分泌功能的迁移和增殖细胞会在更大的程度上被抑制。抗体的联合应用会增加受体的向下调节,不必激活下游的信号传导(Spangler et al.,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0, 107: 13252-7)。又一个近期在II期临床试验中被应用的抗D3抗体连用的例子,就是Sym004 (Koefoed et al., MAbs. 2011, 3: 584-95),能够协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Sym004能够在体内和体外诱导小鼠异种移植模型上的受体转移,等效或强效于西妥昔单抗或帕尼单抗(Pedersen et al., Cancer Res. 2010, 70: 588-97)。此外,这种联合应用显示了在西妥昔抵抗的细胞模型上体内和体外的抗肿瘤活性(Iida et al., Neoplasia. 2013, 15(10):1196-206),同时增加了人肺和头颈部细胞的辐射敏感性(Huang et al., Mol Cancer Ther. 2013, 12: 2772-81)。非竞争性的抗D3抗体和西妥昔单抗或帕尼单抗都已经被鉴定出来。这种结合能够增强受体的降解,抑制增殖和体外的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异种移植生长(Ferraro et al.,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3, 110: 1815-20)。因此,研究靶向于Her1细胞外域多个不同子区域的新的单克隆抗体是提高EGFR靶点治疗概念的一个极具吸引力的课题。尤其是,到目前为止,在临床上还没有靶向于D4子区域的抗体被评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得识别Her1细胞外子区域4(D4)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本发明的另一个主要目的是应用这类单克隆抗体治疗Her1表达的肿瘤。

相应地,本发明涉及从合成的全人源噬菌体抗体库中挑选结合重组Her1细胞外子区域3-4(D3D4)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这些抗体在抑制Her1表达的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诱导细胞死亡中的用途;这些抗体和其他抑制Her1细胞外子区域D3的抗体在治疗一些恶性疾病中的联合使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分子免疫中心;,未经百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分子免疫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515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