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解除落叶果树自然休眠超重力冷气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45201.1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1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魏永阳;陈忠德;林云弟;张东起;赵庆桂;韩霞;赵洪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昊重工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7/06 | 分类号: | A01G7/06;F24F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树祥 |
地址: | 261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除 落叶果树 自然 休眠 重力 冷气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气设备,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可解除落叶果树自然休眠超重力冷气设备,适用于果树等各种设施农业。
背景技术
设施栽培可延长土地使用时间,充分利用土地和光能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预防自然灾害,扩大了作物种植区域,可延长或缩短作物生育期,延长市场供应期,填补市场淡季。因此,设施栽培产品市场价高,经济效益显著,人们对设施栽培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设施栽培面积迅速增加。但在果树设施促成栽培中,需冷量的是主要的制约因素,如需冷量不足,将严重影响果树的开花、结果等正常生长发育。
落叶果树解除自然休眠(内休眠)所需的有效低温时数称为果树的需冷量,又称为低温需求量或需冷积温。落叶果树的需冷量得到满足,才能顺利完成自然休眠,进行下一个生长发育循环(尤其是正常开花结果),否则其他环境条件再适宜,果树也不萌芽开花,即使萌芽也不整齐,生长结果不良,达不到促进栽培的目的。因此,满足果树的需冷量,使其通过自然休眠,是设施栽培获得成功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使果树在设施条件下正常生长发育。
不同的树种或品种休眠所需的有效低温的界限有所不同。一般来讲,桃的需冷量在800~1200小时,杏的需冷量在500~900小时,李的需冷量在700~1000小时,葡萄的需冷量在1000~1500小时。
目前,大多数专家的观点是,果树通过自然休眠的有效温度是0℃~7.2℃的低温累积小时数(称需冷量),而10℃以上或0℃以下的温度对低温累积小时数基本上无效。美国Weinberger于1905年提出低于7.2℃模型,以打破生理休眠所需7.2℃或以下的累积低温值作为品种的需冷量;在此基础上,后来一些休眠研究者又提出了0-7.2℃模型,即0-7.2℃温度范围是打破生理休眠的最有效温度范围,其他温度范围均无效。
美国Utah州立大学Richardson提出了“犹他模型”,认为2.5~9.1℃打破休眠最有效,该温度范围内1h为一个冷温单位(1CU);1.5~2.4℃及9.2~12.4℃只有半效作用,该温度范围内1h相当于0.5个冷温单位;低于1.4℃或12.5~15.9℃之间则无效;16~18℃低温效应被部分抵消,该温度范围内1h相当于-0.5个冷温单位;18.1~21℃低温效应被完全抵消,该温度范围内1h相当于-1个冷温单位;21.1~23℃温度范围内1h相当于-2个冷温单位。只有当积累的冷温单位之和达到或超过最低需冷量时数时,才能解除休眠,才能进行促成栽培;王力荣等对桃品种的需冷量的研究中,将犹它模型、低于7.2℃低温模型和0~7.2℃低温模型进行比较,认为0~7.2℃低温模型更加适宜。
目前,人们对落叶果树解除自然休眠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探索,如以色列利用山地温差,将盆栽果树搬移到山顶降温办法;日本在冬季前,采用冷水向果树喷淋降温办法;国内不少地方,采用将盆栽果树移到冷库降温办法,提前解除果树自然休眠。但这些办法受场地制约不能大面积的推广。我们研发的《一种大棚及利用该大棚强迫果树提前休眠的方法》(申请公布号:CN104170683A;申请公布日:2014.12.03;申请号:2014104009734),能有效解决生产场地制约问题。但在对热质交换设备试验中发现,要提供落叶果树的5~7.2℃解除自然休眠温度,在以2℃低温水为冷媒的热质交换前提下,目前市场的设备还很验证满足要求。风机盘管因热质交换环节多、换热温差大,在小温差换热情况下热交换效率很低;翅片、金属管在小温差换热的情况下,需要很大交换面积,生产很不方便。另外,用R22等作冷媒空调降温时,因生产环境低温高湿易结霜,空调的干冷风也易吹干果枝而影响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解除落叶果树自然休眠超重力冷气设备,能够给果树提供适宜的低温,以满足果树的需冷量,使其通过自然休眠,使果树在设施条件下促成栽培、正常生长发育。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解除落叶果树自然休眠超重力冷气设备,包括上端具有开口的热交换桶,热交换桶上安装有进风装置、冷却风出风装置和冷却液进液装置,所述热交换桶内安装有可将冷却液进液装置输送的冷却液进行分散、雾化的超重力冷却液雾化装置。
以下是本发明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昊重工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未经山东中昊重工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452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