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压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36069.8 | 申请日: | 2014-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0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魏国征;谢锋;卜浩然;仵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铁检测仪器(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6 | 分类号: | F15B13/06;F15B1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舒丁 |
地址: | 52308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压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压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油压执行机构动作的油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对胶带的疲劳测试装置中,包括对胶带进行反复拉伸的油压执行机构,例如,该油压执行机构为油压缸。请参阅图1,其为油压控制系统所控制的胶带疲劳测试装置10的结构图。
胶带疲劳测试装置10包括:支架110、荷重元120、上夹具130、下夹具140、油压缸150以及参考面板160。荷重元120固定在支架110上,并与上夹具130连接,油压缸150固定在支架110上,其伸缩轴与下夹具140连接。油压缸150上开设有与油压控制系统连通的第一进出油口151和第二进出油口152。在实际应用中,胶带试样010连接在上夹具130和下夹具140上,通过油压控制系统控制油压缸150,使得油压缸150的伸缩轴往复式上下移动,以实现对胶带试样010的反复拉伸测试。
然而,传统的油压控制系统供油精度不高,在控制胶带疲劳测试装置10时,通常无法在胶带试样010上施加平稳地增大或减小的拉力,再加上胶带试样010的较大反作用力,进一步导致胶带疲劳测试装置10无法平稳地对胶带试样010进行拉伸疲劳测试,造成分析得到不准确的胶带试样010疲劳性能参数。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油压控制系统因供油精度不高而无法平稳地控制油压执行机构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控制油压执行机构平稳地运行的油压控制系统。
一种油压控制系统,包括:电机、油泵、逆止阀、节流阀、调压阀、三位四通电磁阀、伺服流量阀以及油箱;
所述电机与所述油泵驱动连接,以带动所述油泵抽取所述油箱中的液压油,所述油泵通过所述逆止阀与所述节流阀连通,所述节流阀与所述三位四通电磁阀的第一油口连通,所述节流阀还依次经由所述调压阀和所述伺服流量阀与所述三位四通电磁阀的第二油口连通;
所述三位四通电磁阀响应外部电气信号控制其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与其第三油口和第四油口的切换导通;
所述伺服流量阀响应外部控制信号,以调节其与所述三位四通电磁阀的第二油口的给油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压力表,所述压力表连接在所述节流阀与所述三位四通电磁阀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压阀为手动式调压阀。
上述油压控制系统通过所述三位四通电磁阀中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与第三油口和第四油口的切换导通,实现对油压缸的第一进出油口和第二进出油口同时进行油压控制,油压缸形成背压作用,以及通过伺服流量阀对从第二油口流出而进入伺服流量阀的液压油量的调节,使得油压缸中活塞移动平稳,能够较好地克制胶带试样的反作用力,实现在胶带试样上施加平稳地增大或减小的拉力,分析得到胶带试样准确的疲劳性能参数,从而达到测试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油压控制系统所控制的胶带疲劳测试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油压控制系统与图1中所示胶带疲劳测试装置的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的油压控制系统20与图1中所示胶带疲劳测试装置10的连接图。
油压控制系统20包括:电机210、油泵220、油箱230、逆止阀240、节流阀250、三位四通电磁阀260、调压阀270以及伺服流量阀280。
电机210与油泵220驱动连接,以带动油泵220抽取油箱230中的液压油。具体的,电机210的驱动轴以预设的转速旋转,并驱动油泵220将油箱230中的液压油抽取出来。油泵220通过逆止阀240与节流阀250连通,在实际应用中,油泵220经由输油管与逆止阀240连通,逆止阀240经由输油管与节流阀250连通。逆止阀240的作用为防止因电机210反转或者其它原因导致液压油反方向流入油泵220。节流阀250用于通过改变节流界面或节流长度以调节液压油的流量大小。
三位四通电磁阀260具有四个油口,该四个油口分别为第一油口261、第二油口262、第三油口263和第四油口264。
节流阀250与三位四通电磁阀260的第一油口261连通,节流阀250还依次经由调压阀270以及伺服流量阀280与三位四通电磁阀260的第二油口262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铁检测仪器(东莞)有限公司,未经高铁检测仪器(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60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