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考虑应力影响的环境参数可实时监测的腐蚀电解池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34416.3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5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黄一;杨宏启;王礼东;王友;李一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7/02 | 分类号: | G01N17/02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馨;李洪福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考虑 应力 影响 环境参数 实时 监测 腐蚀 电解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考虑应力影响的环境参数可实时监测的腐蚀电解池装置。涉及专利分类号C25电解或电泳工艺;其所用设备C25B生产化合物或非金属的电解工艺或电泳工艺;其所用的设备C25B9/00电解槽或其组合件;电解槽构件;电解槽构件的组合件,例如电极-膜组合件C25B9/06包括尺寸稳定的非移动电极的电解槽;其构件的组合件。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现有电解槽进行三电极电化学腐蚀测量试验时,采用的试验装置和方法主要如图1所示:设备的缺点主要体现在:装配困难,试验装置组装不方便;试件与电解槽的连接处易于漏水,导致电化学测量误差;试件的非测量部位须用环氧树脂密封,不可重复利用,试件材料过度浪费;没有良好的曝气条件,长时间进行腐蚀试验时不能保证电解液内的溶解氧的含量;难以在不干扰电解质溶液的情况下,保证溶液温度的恒定;难以调整电解质溶液的流速;难以定期测量电解液特性,往往不能满足对电解液PH值,温度,溶解氧的恒定和定期检测要求。此外,当需要对试样进行加载时,受限于电解槽的设计,加载方向单一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的提出,而研制的适用于考虑应力影响的环境参数可实时监测的腐蚀电解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置的筒体、位于该筒体两端的端板I和端板II;所述的端板I中设有对电极,所述筒体的上方设有参比电极的输入口I,端板II中部设有通孔;
工作时,在所述的输入口I中插入参比电极;使用工作电极在端板II的外侧密封所述的通孔,向筒体注入电解液,开始三电极的模拟海水腐蚀试验的电化学测量。
所述的端板II的侧壁具有多个固定孔;一夹具通过所述的固定孔与端板II连接;工作时,夹具夹持板状的工作电极在端板II的外侧压紧并密封所述通孔。
所述的夹具包括:通过所述的固定孔与端板II固定的固定架,与固定架螺纹配合的丝杠,位于丝杠前端的夹块,所述的夹块将所述的工作电极固定在端板II上,密封所述的通孔。
还在于具有设置在筒体上方的多个检测装置输入口。
还在于所述的筒体还设有输入和排出外循环水的接口。
还在于所述输入外循环水的接口位于所述筒体的中部。
还在于具有设置在筒体上方输入和排出电解质溶液的内循环管口。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考虑应力影响的环境参数可实时监测的腐蚀电解池装置,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设计合理,通过对现有电解槽结构的改变,满足了对电解液特性的实时监测,便于实现试验对电解液温度、溶解氧含量、流速、PH值的要求,该发明还可以保证试验试样的工作面积,省去了传统靠密封试样来保证工作面积的准备工作,同时便于对试样施加应力载荷,降低了对加载装置的要求。合理的保证试验条件要求,易于实现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海水腐蚀试验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试验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试验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试验装置工作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端板II的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对电极的安装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对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端板II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端板II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图5所示:
适用于考虑应力影响的环境参数可实时监测的腐蚀电解池装置,主要包括:工作时横置的筒体1,位于该筒体1两端的端板I2和端板II3,所述的端板I2和端板II3为尺寸一致带有一定厚度的板。组合状态下,所述的端板I2和端板II3在4根连杆16的牵引作用下夹紧所述的筒体1,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用于盛装电解质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44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