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铺装颗粒状防渗材料的工具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31803.1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2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翟鹏辉;高彦波;王婉清;蔡飞;谭德远;樊蓓莉;邢萌萌;郭宏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2 | 分类号: | E02D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文祎 |
地址: | 10001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颗粒状 防渗 材料 工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渗材料的铺装工具及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铺装颗粒状防渗材料的工具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淡水资源危机的加剧,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合理利用水资源成为各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合理利用水资源主要体现在增加水资源量、提高水的利用率和节约水资源等方面。目前我国地表水资源的损失主要是渗漏,据不完全统计,渗漏量占到了水体损失的80%左右。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开源”与“节流”是国家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有效措施,其中水体的防渗应是“节流”措施中的重点之一。
但是,目前常规防渗工程在防止水渗漏的同时也阻断了地气的流通,破坏了生态系统,所以,研究防止渗漏并接通地气的防渗系统势在必行。目前国内针对解决透气不透水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研发出了一些散状、颗粒状的防渗材料,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透气防渗的问题,但是也带来了新的问题。这种材料在铺装上存在一定的特殊性,铺装效率低,防渗层厚度不均匀,尤其在坡面进行铺装时,由于颗粒随坡度滑动,铺装耗时耗力,而且不易铺平,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降低了施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当前散装透气防渗材料不易铺装尤其在斜坡铺装存在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铺装颗粒状防渗材料的工具及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铺装颗粒状防渗材料的工具,所述工具包括矩形的边框、至少两个设置在所述边框相邻两条棱边外侧的限位块以及至少两个设置在所述边框相对两条棱边外侧的提手,并且同一棱边外侧的所述限位块尺寸相同。
优选地,所述边框的长度为400~600mm,宽度为300~500mm,高度为20~60mm。
优选地,所述边框的板材厚度为3~5mm。
优选地,所述边框的内外表面至少部分包覆有胶泥层。
优选地,所述限位块的外形为棱柱体,所述棱柱体的长度为40~60mm。
优选地,所述提手的外沿与所述边框之间的距离为15~20mm。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铺装颗粒状防渗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清理待铺装防渗材料的场地,并将所述场地的原土层夯实或压实;
B、将含泥量较小的中砂或粗砂平铺在所述场地上,并平整、密实;
C、将第一个所述的工具铺设在所述场地上,再根据第一个工具中限位块方向并紧靠所述第一个工具对齐端面铺设第二个工具,使得所述第一个工具上的限位块与第二个工具上的边框接触;
D、按照步骤C中的工具铺设方式至少铺设一行所述工具,之后将颗粒状防渗材料倒入第一行的工具中,并将多余的颗粒状防渗材料刮平到后面的工具中;
E、通过提手将刮平后的第一行工具提起,并再次按照步骤C中的工具铺设方式以及步骤D中的颗粒状防渗材料的铺设方式分别铺设工具与颗粒状防渗材料,直到完成整个场地铺装;
F、在所述颗粒状防渗材料的上方铺设保护层与结构层。
优选地,在步骤F中,所述保护层由细砂铺设而成,所述结构层由卵石、种植土、块石中的一种或多种铺设而成。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的铺装颗粒状防渗材料的工具,能够实现快速、稳定铺装颗粒状防渗材料,具有应用简便、效果良好的优点,解决了散装材料不易铺平从而导致渗漏而增加铺装厚度又导致材料损耗大的难题,大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省人力、物力以及时间;另外本发明的工具可重复使用,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铺装颗粒状防渗材料的工具俯视示意图;
图2为铺装颗粒状防渗材料的工具侧视示意图;
图3为铺装颗粒状防渗材料的工具铺装示意图;
其中,1~边框;2~限位块;3~提手;4~工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铺装颗粒状防渗材料的工具,所述工具可选用轻质、耐磨损且不易变形的各种材料制成,如铝合金、硬质塑料等。参见图1、图2,所述工具包括矩形的边框1、至少两个设置在所述边框1相邻两条棱边外侧的限位块2以及至少两个设置在所述边框1相对两条棱边外侧的提手3,并且同一棱边外侧的所述限位块2尺寸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18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衡的深基坑基础
- 下一篇: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装配式格构单元及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