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英气体放电灯的封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31521.1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9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春;罗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雪莱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9/32 | 分类号: | H01J9/32;H01J9/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苗青盛 |
地址: | 52822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英 气体放电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英气体放电灯的封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石英气体放电灯封接方式,采用合模压封方式进行封接,具体是 把钼板延压成0.1-0.3mm的薄片,切成条形,两侧腐蚀成刀口状,成为封接 用的钼片。在钼片两端分别点焊上电极和外导丝,把点焊好的钼片放入石英 玻璃管内,在保护气体中将它们加热至石英玻璃的软化温度以上,然后加压 成形,石英玻璃和钼片粘合在一起,形成气密封接。在封接后,封接件渐渐 冷却。但在实际生产中,合模压封方式进行封接时:封接火是从石英管的左 右两侧进行火烧,在合模后冷却过程中,由于温度之间的差异,导致出现永 久性的应力,在使用中易出现由应力引起的早期寿命问题;再就是由于合模 压封方式进行封接时,整体火烧时间5-8s,泡壳内部的气体受热后膨胀,在 合模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气泡、气线等易引起早期失效的寿命问题;合模压封 的封接方式,要求夹模合模时要有一个合模的力度值,在此值不匹配的情况 下封接的石英管,易出现断裂。所以,合模压封方式生产的石英气体放电灯 封接部位易出现漏气、失透、气线、断裂、早期寿命等问题;出现的残次品 比较多。其封接效果见图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英气体放电灯的封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 术易出现漏气、失透、气线、断裂、早期寿命等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石英气体放电灯的封接方法,包括:
(1)、将电极插入到石英灯管泡壳颈部的封接部位,且将插入电极的 一端用火烧结密封,然后从未装电极的另一端对石英灯管进行抽真空处理并 用火烧结密封;
(2)、将所述插入电极的石英灯管两端插入锁头并固定,转动锁头使 石英灯管自身做圆周转动,同时,封接火从泡壳颈部沿石英灯管水平方向向 灯管末端来回缓慢移动,将封接区域的石英灯管加热软化,最后,通过融化 封接;
(3)、将步骤(2)中所述石英灯管未装电极的一端裁开口,并从该开 口端填充入高压气体放电灯的填充物,然后插入电极,并做烧结处理,防止 漏气;
(4)、将步骤(3)做好烧结处理的石英灯管按照所述步骤(2)进行 封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石英灯管自身做圆周转动的转速为 1000-1200r/min。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封接火 沿石英灯管水平方向来回移动速度为0.5-2mm/s。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英气体放电灯的封接方法,采用此种封接工艺制备 的气体放电灯,生产出成品的质量未出现有漏气、失透、气线、断裂、及应 力导致的失透早期寿命等问题,生产效率提高,次品率大大降低。成品的实 际使用寿命超过现有工艺生产的成品,使用寿命延长1.25倍。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合模压封方式的效果图,其中A俯视图,B为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石英玻璃气体放电灯封接方式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封接方法封接产品的效果图,其中A俯视图,B为正视图。
图4是本发明封接方法制备的产品与现有技术制备产品使用寿命的检测 结果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请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说明。
如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石英气体放电灯封接方式示意图。 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对石英气体放电灯进行封接。
首先,在石英灯管3上预定形成用于发光的泡壳1,将电极6从石英灯 管的开口部一侧插入到泡壳1的泡壳颈部4的封接部位,电极是由金属箔与 引线连接成一体。将插入电极的一端用火烧结密封,然后从未装电极的另一 端对石英灯管进行抽真空处理并用火烧结密封。
完成后,将石英灯管的两端固定在设备上,由锁头2将石英灯管锁死固 定,锁头的高度位置不动,转动锁头使石英灯管自身做圆周转动,以 1000-1200r/min转速正转或反转,同时,封接火5从插入有电极的泡壳颈部 沿石英灯管水平方向向灯管末端缓慢移动,再向泡壳颈部移动,这样来回移 动速度为0.5-2mm/s,将封接区域的石英灯管加热软化,最后,通过融化封 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雪莱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雪莱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15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电粒子束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漏电保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