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列管式换热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826604.1 | 申请日: | 2014-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67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 发明(设计)人: | 宋庆峰;程乐明;王青;张雨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9/24;F28F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065001 河北省廊坊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列管 换热器 | ||
1.一种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的壳体内设有螺旋通道,所述螺旋通道由至少两块折流板顺次连接而成;沿所述壳体内壳程流体的流动方向,所述折流板的末端边缘处向前或向后延伸有隔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有换热管,所述壳体内两侧管板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减漏柱体;所述减漏柱体位于所述壳体的轴线位置处或者周向分布在所述壳体的轴线周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漏柱体为空心管,且所述减漏柱体的末端向外延伸至所述管板外侧的管箱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与所述减漏柱体紧密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为扇形折流板,且所述扇形折流板的倾角范围为5~4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通道的螺距与所述壳体内径的比值范围为0.2~0.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壳体内壳程流体的流动方向,所述隔板位于其后方所述折流板的末端边缘处且向前延伸至其前方所述折流板的始端边缘处,所述折流板、所述隔板、所述减漏柱体和所述壳体围成无缝螺旋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壳体内壳程流体的流动方向,所述折流板的末端边缘处为锯齿状结构,或/和所述隔板的始端边缘处为锯齿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壳体内壳程流体的流动方向,所述隔板位于所述折流板的末端边缘处且向后延伸,所述隔板上设有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3、5-9任一项所述的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与所述隔板的夹角范围为90~150°。
11.根据权利要求1-3、5-9任一项所述的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内堰高与所述折流板的径向尺寸的比值范围为0.05~0.25,所述隔板的外堰高与所述内堰高的比值范围为0~1。
12.根据权利要求1-3、5-9任一项所述的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壳程流体的流速控制在0.3~3m/s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2660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