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池组的连接片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23097.6 | 申请日: | 2014-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9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赵宾;余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M2/26;H01M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张向琨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池组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池组的连接片。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低碳环保要求,动力电池有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电 动车和储能电站等领域应用最显著特点是模块化组装,即由很多个电池组装 成模组,再将多个模组串并联组装成电池包(PACK)。
在模组和PACK结构中因电池数量较多,为保证抗震稳定性和可靠导电 性及安全性,电池间的连接问题不容忽视。参照图1和图2,目前大部分的 方案还是采用将螺丝4拧入连接片1的镂空孔11将连接片1和电池21的极 柱211连接在一起,从而将电池组2中的各电池21连接在一起,但是该方 案在组装过程中,因电池21的极柱211通常为铝和铜材料螺丝受力过大易 滑牙,所以螺丝4的扭力强度不够高。在使用过程中,因汽车的振动和热胀 冷缩致连接强度和结构受到影响,从而带来连接电阻变大,导致连接处温度 升高,而带来系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池组的 连接片,其能提高电池组的电池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池组的连接片,其设置在 电池组的对应电池的极柱上且与该对应电池的极柱电连接,连接片设置有镂 空孔,其中,镂空孔位于对应电池的极柱的顶部上并由该对应电池的极柱的 顶部遮挡,焊料经由镂空孔将连接片与对应电池的极柱焊接且在镂空孔中形 成焊接接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焊料经由镂空孔将连接片与对应电池的极柱焊接且在镂空孔中形成焊 接接头,增大了连接片与极柱的结合面积、保证了接头强度、避免了连接片 与极柱的结合根部处熔不透彻的问题。因此,本发明的用于电池组的连接片 能够提高与电池组的连接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连接片的示意图,其中,(a)为俯视图,(b)为正视图;
图2为图1的连接片与电池组的对应电池的极柱电连接的示意图,其中, (a)为俯视图,(b)为正视图,(c)为侧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电池组的连接片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 (a)为俯视图,(b)为正视图;
图4为图3的用于电池组的连接片与电池组的对应电池的极柱电连接的 示意图,其中,(a)为俯视图,(b)为正视图,(c)为侧视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电池组的连接片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 (a)为俯视图,(b)为正视图;
图6为图5的用于电池组的连接片与电池组的对应电池的极柱电连接的 示意图,其中,(a)为俯视图,(b)为正视图,(c)为侧视图;
图7为采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电池组的连接片的电池组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连接片21电池
11镂空孔211极柱
111底部2111顶面
112内侧孔壁3焊接接头
2电池组4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电池组的连接片。
参照图3至图7,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电池组的连接片1设置在电池组2 的对应电池21的极柱211上且与该对应电池21的极柱211电连接,连接片 1设置有镂空孔11,其中,镂空孔11位于对应电池21的极柱211的顶部上 并由该对应电池21的极柱211的顶部遮挡,焊料经由镂空孔11将连接片1 与对应电池21的极柱211焊接且在镂空孔11中形成焊接接头3。
焊料经由镂空孔11将连接片1与对应电池21的极柱211焊接且在镂空 孔11中形成焊接接头3,增大了连接片1与极柱211的结合面积、保证了接 头强度、避免了连接片1与极柱211的结合根部处熔不透彻的问题。因此, 本发明的用于电池组的连接片1能够提高电池组2的电池21之间的连接可 靠性。
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电池组的连接片1的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和图6, 焊料经由镂空孔11渗入到连接片1与对应电池21的极柱211的顶面2111 之间的间隙中。
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电池组的连接片1的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至图6, 镂空孔11从连接片1与对应电池21的极柱211焊接的表面到另一相对的表 面直径逐渐变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230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