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尘灰的气力输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20276.4 | 申请日: | 2014-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55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吴轩;毕艳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08 | 分类号: | B65G53/0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100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尘灰 气力 输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工业生产工艺的技术领域,涉及物料输送技术。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除尘灰的气力输送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冶金企业中,烧结各区域均配置有除尘系统。特别是机尾除尘系统,每天从各尘源收集的除尘灰量相当可观。为降低污染,减少消耗,实现循环经济,对烧结区域收集的除尘灰进行配料使用。但如何做好除尘灰的输送处理是一个突出问题。
传统处理方式是采用加湿机加湿后,由车辆送至料场,然后通过皮带输送;近年来也有用罐车进行输送的。但以上方式均存在车辆输送易洒落料扬尘、运输周期长、费用高等问题,同时由于输灰过程不均匀、变量干扰多影响生产。必须找到更有效更稳定的除尘灰输送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除尘灰的气力输送方法,其目的是保证物料输送生产的平稳顺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除尘灰的气力输送方法,所述的除尘灰指烧结电除尘灰,所述的输送方法为:
烧结机尾部电除尘器收集到的含铁粉尘,经刮板机、斗提机卸至机尾粉尘仓内,经仓下卸灰至仓式泵,粉尘通过输送管道输送至灰库。
所述输送方法的具体流程为:
烧结机机尾电除尘器机旁储灰库下部卸料法兰口→手动插板阀→气动插板阀→波纹补偿器→进料阀→浓相发送器(或称仓泵)→配气器(或称管路助推器)→出料阀→输灰管→沿输灰管道外置的外置式助推器→灰库。
所述的手动插板阀为检修阀。
所述的气动插板阀为闸料阀。
在所述的流程中,沿输灰管道按一定间距增设多个外置式助推器。
所述的灰库为配料室灰仓。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物料输送均匀,生产干扰因素小;倒运过程全部实现中央控制,需要操作人员少;系统输送速度低,管道磨损小;扬尘小、能耗低,相对于汽车输送费用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本发明为一种除尘灰的气力输送方法,所述的除尘灰指烧结电除尘灰。本发明属于物料输送在除尘领域的应用,特别是烧结电除尘灰在输送过程中的技术应用。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其缺陷,实现保证物料输送生产的平稳顺利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除尘灰的气力输送方法为:
烧结机尾部电除尘器收集到的含铁粉尘,经刮板机、斗提机卸至机尾粉尘仓内,经仓下卸灰至仓式泵,粉尘通过输送管道输送至灰库。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生产和环保的需要,提出一套烧结机尾电除尘器的除尘灰输送方式,改变旧输送方法易扬尘、费用高的缺点,同时保证生产的稳定顺行。
所述输送方法的具体流程为:
烧结机机尾电除尘器机旁储灰库下部卸料法兰口→手动插板阀→气动插板阀→波纹补偿器→进料阀→浓相发送器(或称仓泵)→配气器(或称管路助推器)→出料阀→输灰管→沿输灰管道外置的外置式助推器→灰库。
所述的手动插板阀为检修阀。
所述的气动插板阀为闸料阀。
在所述的流程中,沿输灰管道按一定间距增设多个外置式助推器。
所述的灰库为配料室灰仓。
本发明根据所需要输送的灰粉料的特性(即密度高、研磨性强),在确保气力输灰系统满足输送量要求的基础上,为了能更有效地实现输灰系统使用寿命长、能耗低的要求,采用助推式浓相气力输送工艺,并且针对烧结机机尾电除尘气力输送系统输送粉尘研磨性特强的情况,系统沿输灰管道按一定间距增设了外置式助推器。
另外,在发送仓泵进料阀的上部(灰库卸料口手动插板阀下部),增设了1台气动插板阀,既可以有效承接灰库粉料料柱的压力,同时,也使得仓泵进料阀开启/关闭均在物料状态进行,可有效地延长进料阀的使用寿命。
根据现场设备布置情况和气力输送工艺要求,在中央控制室中设置PLC控制柜,并利用除尘器的工控机进行上位机操控。现场仓泵旁设置一个现场操作箱(采用双门防雨型不锈钢制造)。
本发明的控制系统具有以下几种控制方式,以便运行操作人员便利操控:就地手动;料位(压力)自动控制;时间自动控制。
采用本发明工艺的优点是
1、物料输送均匀,生产干扰因素小;
2、倒运过程全部实现中央控制,需要人员少;
3、系统输送速度低,管道磨损小;
4、能耗低,相对于汽车输送费用小。
上面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202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