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PCIE的数据传输、处理、分发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15578.2 | 申请日: | 2014-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79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田利辉;胡琼;任硕;魏珍;胡鹏涛;王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天恒星科技实业(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H04L29/1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061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pcie 数据传输 处理 分发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PCIE的数据传输、处理、分发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PCI Express,简称PCIE或称PCI-Ex, 是新一代的高速总线接口。早在2001年的春季“英特尔开发者论坛”上,英特尔公司就提出了要用新一代的技术取代PCI总线和多种芯片的内部连接,并称之为第三代I/O总线技术。随后在2001年底,包括Intel、AMD、DELL、IBM在内的20多家业界主导公司开始起草新技术的规范,并在2002年完成,对其正式命名为PCI Express。
PCI Express采用了目前业内流行的点对点串行连接,比起PCI以及更早期的计算机总线的共享并行架构,每个设备都有自己的专用连接,不需要向整个总线请求带宽,而且可以把数据传输率提高到一个很高的频率,达到PCI 所不能提供的高带宽。相对于传统PCI 总线在单一时间周期内只能实现单向传输,PCI Express的双单工连接能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和质量,它们之间的差异跟半双工和全双工类似。
尽管PCI Express的双单工连接能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和质量,但由于采用的是点对点串行连接,对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海量数据处理存在一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PCIE的数据传输、处理、分发系统及其方法,突破海量数据获取、传输与交换、实时处理及海量数据固态存储等技术。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PCIE的数据传输、处理及分发系统,包括CPU板、PCIE交换板、多个处理板和接口板,其特征在于:
CPU板上设置有与前端输入设备进行TCP/UDP连接的10G网络接口模块,支持 2路10G网络输入;
CPU板上插有1块具备2个万兆光纤口的XMC万兆网模块,该模块通过8x PCIE连接到CPU板。
PCIE交换板,输入接CPU板;
PCIE交换板将CPU板输入数据,分发给多个处理板;处理之后的数据经由PCIE交换板,通过接口板输出。
接口板上设置有6路万兆网口,作为设备输出接口;
当处理板将数据处理完成后,通过PCIE交换板的PCIE交换芯片传送给接口板,由接口板的6路万兆网口将数据发出。
基于PCIE的数据传输、处理及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输入:
通过CPU板上的10G网络接口模块与前端输入设备进行TCP/UDP连接,支持 2路10G网络输入;
CPU板上插1块XMC万兆网模块,该模块具备2个万兆光纤口,通过8x PCIE连接到CPU板,通过该模块,设备实现2通道万兆网口输入;
输入采用TCP/IP协议的网络传输;
(2)数据传输、交换、处理及分发:
对于CPU板输入的数据,经由PCIE交换板分发给不同的处理板,在处理板上进行处理;
(3)输出:
通过1块万兆网口接口板上的6路万兆网口,作为设备输出接口,当处理板将数据处理完成后,通过PCIE交换板的PCIE交换芯片传送给万兆网口接口板,由万兆网口接口板的6路万兆网口将数据发出。
接口板的6路万兆网口中的2路作为数据输入,另外4路作为数据输出。
数据输出之后增加SAN存储系统进行数据存储。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将CPU与FPGA结合使用, CPU板除了带有一块10G万兆网络模块,还支持与PCIE板卡的连接,完成从CPU到FPGA的数据传输。本发明最大可以达到12块处理板同时使用,PCIE交换板可以根据需要智能选用一块或多块处理板进行数据处理,支持对海量数据的智能处理。本发明支持多种数据处理算法,单板处理速度可达到3Gbps,集高速传输、交换、分发于一体;支持多种格式的数据输出,可以支持6路万兆网络输出,也可以选用2路PCIE光纤接口板进行数据输出;海量数据固态存储,可以支持 SAN存储系统。具体具有以下优势:
1、支持数据的多种输入方式:10G以太网2路,光纤接口2路;
2、输出接口: 10G以太网接口6路;光纤接口12路;
3、数据交换带宽:点对点20Gbps,交换容量200Gbps;
4、处理板数据处理能力:单板可以满足3Gbps实时处理;
5、支持各种数据处理算法(如信息安全处理、云判、目标识别等);
6、自动化任务管理、系统资源动态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天恒星科技实业(集团)公司;,未经西安航天恒星科技实业(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155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