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虫草菌粉废水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14458.0 | 申请日: | 2014-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9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杨环清;苏义鹏;蓝伟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达膜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三达膜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集***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虫草 废水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虫草菌粉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虫草菌粉的废水主要来源为发酵液经真空转鼓过滤机过滤时产生的废水,主要成分是残留的发酵代谢物,氮有机物和一些无机盐,主要污染因子为COD、BOD氨氮等,该废水呈酸性、COD浓度较高,生化性较好,易酸化,pH值下降快,SS悬浮物浓度较高,最高测得为3300mg/L,大部分氮为有机氮形式,如直接排放,则对环境影响恶劣,但现有技术中仍没有有效的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虫草菌粉废水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虫草菌粉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虫草菌粉废水中加入PAC和碱调节pH至7~9,再置于气浮装置中进行气浮分离,去除悬浮物,得预处理原水,其中该虫草菌粉废水的pH值为3.4~5.2,COD为17000~25000mg/L,氨氮浓度为60~80mg/L,凯氏氮浓度为300~500mg/L;
(2)将步骤(1)所得的预处理原水从底部泵入IC厌氧反应器中,控制IC厌氧反应器的温度为31~35℃,其内的液体上升速度为1.5~3.5m/h,IC处理水从IC厌氧反应器顶部的出水口流出,其中IC处理水的COD为2600~3500mg/L,IC厌氧反应器的高径比为3~13:1,容积负荷为15~17.5kg COD/(m3d);
(3)将步骤(2)制得的IC处理水导入缺氧池中停留9~14h,进行水解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得缺氧处理水;
(4)将步骤(3)制得的缺氧处理水导入溶氧为2~6mg/L的好氧池进行好氧处理后,一部分出水以200~350%的回流比回流至缺氧池中,使得其中的硝态氮在缺氧池中放过反硝化作用转化为氮气溢出,另一部分出水导入MBR反应池中;
(5)步骤(4)的另一部分出水经MBR反应池处理后,得COD为110~130mg/L的最终产水,MBR反应池中的污泥以200~350%的回流比回流至好氧池中;
上述步骤(4)和(5)的好氧池阶段和MBR反应池阶段的总停留时间为35~55h。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2)为:将步骤(1)所得的预处理原水从底部泵入IC厌氧反应器中,控制IC厌氧反应器的温度为32~34℃,其内的液体上升速度为2~3m/h,IC处理水从IC厌氧反应器顶部的出水口流出。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3)为:将步骤(2)制得的IC处理水导入缺氧池中停留10~12h,进行水解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得缺氧处理水。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4)为:将步骤(3)制得的缺氧处理水导入溶氧为2~4mg/L的好氧池进行好氧处理后,一部分出水以200~300%的回流比回流至缺氧池中,使得其中的硝态氮在缺氧池中放过反硝化作用转化为氮气溢出,另一部分出水导入MBR反应池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5)为:步骤(4)的另一部分出水经MBR反应池处理后,出水即为最终产水,其中MBR反应池中的污泥以200~300%的回流比回流至好氧池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上述步骤(4)和(5)的好氧池阶段和MBR反应池阶段的总停留时间为37~52h。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MBR反应池中的膜组件为孔径0.04~0.06μm的超滤级平板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方法采用IC与MBR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的处理虫草菌粉废水,其中IC段的COD去除率在85%左右,MBR段的COD去除率达到96%左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和描述。
下述实施例中的虫草菌粉废水为发酵液经真空转鼓过滤机过滤时产生的废水,主要成分是残留的发酵代谢物,氮有机物和一些无机盐,SS悬浮物浓度较高,最高测得为3300mg/L,pH值为3.4~5.2,COD为17000~25000mg/L,氨氮浓度为60~80mg/L,凯氏氮浓度为300~500mg/L。
实施例1
(1)在虫草菌粉废水中加入PAC和碱调节pH至7.8,再置于气浮装置中进行气浮分离,去除悬浮物,得预处理原水,其中该虫草菌粉废水COD为23300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达膜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三达膜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三达膜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三达膜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144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