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力发电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07179.1 | 申请日: | 2014-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64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蔡伟研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海科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9/00 | 分类号: | F03D9/00;F03D11/04;F03D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袁周珠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发电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设备,具体是一种风力发电机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的并网风电得到迅速发展。2006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已经达到260万千瓦,成为继欧洲、美国和印度之后发展风力发电的主要市场之一。2007年我国风电产业规模延续暴发式增长态势,截至2007年底全国累计装机约600万千瓦。2008年8月,中国风电装机总量已经达到700万千瓦,占中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1%,位居世界第五,这也意味着中国已进入可再生能源大国行列。2008年以来,国内风电建设的热潮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到2008年底,风电规模就可能达到1000万千瓦,到2010年累计装机容量可达2000万千瓦。
在风力发电系统中,一般风力发电机组塔架是锥筒形的高耸空间钢结构,作用载荷复杂。为了对塔架的受力情况进行有效分析,依据其几何特征和复杂的受力特征,将其简化成集弯曲变形、扭转变形、轴向压缩变形为一体的复杂梁柱变形与强度问题来处理,得到了复杂载荷作用下风力发电机装置结构的梁柱力学模型和变形分析的挠曲线微分方程,导出了梁柱单元的各种传递矩阵公式,引入风力发电机装置结构分析的全状态参数的概念,集成得到风力发电机装置结构分析的全状态参量传递矩阵公式及传递矩阵分析方法,故大大解决了塔架的承载强度的问题,为塔架的安装和安全使用提供了保证,但是,传统的风力发电机装置,在风力的作用下,容易引起强烈的振动,久而久之,不仅影响风力发电机的正常工作,而且还影响到主杆安装及风力发电机安装牢固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杆多机、成本低并能够减少振动从而确保以风机风力发电机正常工作的风力发电机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风力发电机装置,包括有主杆、拉杆、拉杆底座,主杆垂直固定在地基上,主杆的顶部安装有风力发电机,拉杆的一端与主杆连接,另一端与拉杆底座连接,所述拉杆底座的底部设有减振垫,所述减振垫固定在地基上,所述主杆的上部固定有横梁,横梁的两端设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设有风力发电机。
所述主杆的底端设有减振垫,主杆固定在减振垫上,减振垫固定在地基上。
所述主杆的顶部通过不锈钢螺栓与风力发电机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增设了横梁,可以在一个主杆上增设至少3个风力发电机,
从而降低了成本,由于为主杆及拉杆增设了减振垫,极大地减少了在风力作用下所产生的振
动,从而保证风力发电机能够稳定地工作;由于采用不锈钢螺栓将风力发电机固定,可增强
风力发电机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风力发电机; 2、主杆;3、拉杆;4、拉杆底座;5、减振垫;6、地基;7、不锈钢螺栓;8、横梁;9、立柱;10、风力发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风力发电机装置,包括有主杆2、拉杆3、拉杆底座4,主杆2垂直固定在地基6上,主杆2的顶部安装有风力发电机1,拉杆2的一端与主杆3连接,另一端与拉杆底座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底座4的底部设有减振垫5,所述减振垫5固定在地基6上。所述主杆2的底端设有减振垫5,主杆固定在减振垫5上,减振垫5固定在地基6上。所述主杆2的顶部通过不锈钢螺栓7与风力发电机1连接。
所述主杆2的上部固定有横梁8,横梁8的两端设有立柱9,所述立柱9的顶部设有风力发电机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海科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海科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071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