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体式写字台无效
申请号: | 201410801166.3 | 申请日: | 2014-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3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朱佰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博朗家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17/00 | 分类号: | A47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袁红红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写字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写字台,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独特,方便实用的分体式写字台,属于家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写字台是家具中的一种,可广泛应用于办公和家居场所。现行的写字台主要由面板、柜体和支撑腿组成,柜体内设置有多组抽屉,可放置各类物品。
现行的写字台结构设计合理,美观大方,但实用性欠佳。写字台柜体的深度较大,可存放不同规格的物品,但存放在较深处的物品取出不便,时间一长容易造成遗忘,且不利于一些小物件的存放和找寻,降低了写字台的实用性,影响办公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体式写字台,该写字台结构设计独特,其柜体的左部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有效的提高了写字台的利用率,使人们的日常办公更为便捷。
本发明是一种分体式写字台,该写字台包括面板、柜体和支撑腿,所述的柜体左部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由固定柜和移动柜组成,所述的固定柜与柜体本体固连,所述的固定柜与移动柜之间采用滑动连接,移动柜可相对固定柜左、右滑动,所述的固定柜下部设置支撑腿,所述的移动柜的下部设置滚轮。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柜与移动柜的长度相同,深度约为移动柜的1.2-1.3倍。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柜下部的支撑腿的数量为4个。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移动柜下部的滚轮数量为2-4个。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柜与移动柜的结合面上、下部分别设置滑轨结构,上部滑轨的左端设有挡块结构,其右端设有弹性锁装置。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弹性锁装置由移动柜上的按钮控制启闭。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分体式写字台,该写字台结构设计新颖、功效独特,柜体的左部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使物品的存放和取出更为便捷,更利于小物件的找寻,有效的提高了写字台的利用率,使人们的日常办公更为便捷、高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分体式写字台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面板,2、柜体,3、支撑腿,4、固定柜,5、移动柜,6、滚轮,7、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分体式写字台的结构示意图;该写字台包括面板1、柜体2和支撑腿3,所述的柜体2左部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由固定柜4和移动柜5组成,所述的固定柜4与柜体2本体固连,所述的固定柜4与移动柜5之间采用滑动连接,移动柜5可相对固定柜4左、右滑动,所述的固定柜4下部设置支撑腿3,所述的移动柜5的下部设置滚轮6。
进一步说明,柜体2中的固定柜4与移动柜5的长度相同,深度约为移动柜5的1.2-1.3倍,固定柜4下部的支撑腿3的数量为4个,移动柜5下部的滚轮6数量为2-4个;上述结构设计有利于写字台整体的稳定性,确保移动柜5滑动打开时的平稳性。
固定柜4与移动柜5的结合面上、下部分别设置滑轨结构,上部滑轨的左端设有挡块结构,其右端设有弹性锁装置,弹性锁装置由移动柜5上的按钮7控制启闭;按下按钮7,移动柜5即可向左相对滑动,通过上部滑轨的挡块结构实现左限位;当移动柜5向右滑动并到达最右位置时,触碰弹性锁装置,即可实现自动锁定。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分体式写字台,其特点是:该写字台结构设计新颖、功效独特,柜体的左部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使物品的存放和取出更为便捷,更利于小物件的找寻,有效的提高了写字台的利用率,使人们的日常办公更为便捷、高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博朗家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博朗家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011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