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把脉脉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95931.5 | 申请日: | 2014-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0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梁亦龙;谢永芳;舒坤贤;王允;曾垂省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2 | 分类号: | A61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65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脉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把脉脉枕。
背景技术
在中医脉象诊断中,有经验的中医医生会把腕部调到适当的位置,使腕部呈现很好的倾斜度,便于能够进行准确把脉,这说明腕部的倾斜度对把脉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让患者的腕部一直保持某个倾斜度会比较困难,会给患者带来身体负担,但若腕部倾斜度不能保持,又会导致医生对脉象信息的诊断不准确,因此提供一种既能保持腕部倾斜度又不给患者带来负担的设备显得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把脉脉枕,可以灵活精确调整脉枕的角度,从而让患者的腕部保持某个倾斜度,又不会给患者带来身体负担。
本发明的把脉脉枕,包括底座100、活动支架200、脉枕面板300、活动支杆400和锁定支架500;
所述活动支架200下部固定在底座100上,上部为凸圆弧形结构,凸圆弧中心点处加工有第一圆形螺孔201;
所述脉枕面板300的枕板301下部对称设置两个支耳302,支耳302小端加工成凸圆弧形,所述凸圆弧形中心点处设置有一个方形孔303,侧面设置有第一固定螺孔304;
所述活动支杆400,中部为截面为方形连接杆403,所述连接杆403的侧面设置有两个第二固定螺孔404,所述连接杆403的左端设置有截面为圆形的第一旋转柱402,第一旋转柱402表面光滑,所述第一旋转柱402的左端设置有截面为圆形的带外螺纹的第二旋转柱401,所述连接杆403的右端设置有截面为圆形的第三旋转柱405,所述第三旋转柱405右端设置有截面为方形的卡柱406,所述卡柱406截面中心处设置有第二圆形螺孔407;
所述锁定支架500由固定支架501和固定盖502组成,所述固定支架501下部固定在底座100上,上部加工有角度刻度5011,所述角度刻度5011上面还加工有凸形锁定环纹5012,凸形锁定环纹5012中心处有第一圆孔5013;所述固定盖502包括固定盖本体5020,所述固定盖本体5020正面中间加工有一个第三圆形螺孔5021,凸形角度指针5022根部通过螺钉固定在圆形螺孔5021处;固定盖本体5020背面加工有与角度刻度5011的凸形锁定环纹5012相匹配的凸形锁定环纹5023,中间加工有一个方形槽5024,所述方形槽5024与活动支杆400右端的截面为方形的卡柱406相匹配;
所述连接杆403穿过两个支耳302的方形孔303,螺钉穿过第一固定螺孔304与第二固定螺孔404,将支耳302与连接杆40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403左端穿过活动支架200的第一圆形螺孔201,带内螺纹的固定帽412的内螺纹与第二旋转柱401的外螺纹配合,通过固定帽412将连接杆403左端固定在活动支架200上;所述连接杆403右端依次穿过固定支架501的第一圆孔5013和固定盖502的方形槽5024,通过螺钉将凸形角度指针5022固定连接在连接杆403的第二圆形螺孔407上。
本发明当脉枕面板处于水平位置时,凸形角度指针指向固定支架的角度刻度的0刻度,当需要调整脉枕倾斜度时,手动推动面板的枕板,支耳带动连接杆,由于连接杆左端与活动支架以及连接杆右端与锁定支架均是活动连接,可以带动整个活动支杆旋转,又由于连接杆右端设置的截面为方形的卡柱与固定盖的方形槽配合,从而可以带动凸形角度指针转动,调整多少倾斜度,凸形角度指针就指向固定支架的角度刻度的多少度,从而实现脉枕面板的倾斜度的灵活精确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把脉脉枕优选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把脉脉枕活动支架优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把脉脉枕脉枕面板优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把脉脉枕活动支杆优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把脉脉枕锁定支架优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把脉脉枕锁定支架固定支架优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把脉脉枕锁定支架固定盖优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把脉脉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领域人员显然清楚,本发明中的“上部”、“下部”、“外部”、“内部”、“左右”、“正面”、“背面”等方位术语,只是结合附图便于撰写所作的描述,不能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959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可穿戴装置的血氧饱和度检测装置
- 下一篇:被检体信息获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