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收分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87890.5 | 申请日: | 2014-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7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陶俊;徐继红;刘影;黄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收 分离 装置 | ||
1.一种吸收分离装置,是一种纵向排列吸收箱形成塔箱结构,构造一个与混合气通道隔开的解析气体空间,用吸收剂在吸收箱中吸收混合气体,利用不同气体在吸收剂中吸收性能的差异或者说是利用气体在吸收剂中停留时间的差异,同步吸收和解析气体,达成分离混合气体的目的;包括相互连接的混合气体输入系统、吸收分离系统、除雾系统和输出系统;
所述混合气体输入系统由输入管道、鼓风机组成;
所述混合气体吸收分离系统由纵向组合吸收箱和所述吸收箱混合气体连接通道组成;
所述尾气除雾系统由除雾器组成;
所述尾气输出系统由输出管道组成;
更进一步:
所述混合气体吸收分离系统由纵向组合吸收箱组成,所述吸收箱构造一个与烟气通道隔开的解析气体空间,上部为烟气通道,下部设置有隔板、降液槽、液相区,隔板、降液管、液相区和吸收箱筒体壁面共同形成气穴;所述组合吸收箱,第1级吸收箱的结构与其他组合箱稍有不同,第1个吸收箱的底部液相区设有液相出口,而其他组合吸收箱底部设有液体分布板,每个吸收箱上下相互对接,上箱的底板成为下箱的混合气通道上封板,上箱的液体通过液体分布板直接落入下箱;各级吸收箱的混合气通道由气体连接通道联接,各级吸收箱的气穴设置有气穴连接口由连接管道联通;最后1级吸收箱的上部没有上封板,设有吸收液喷淋器,分离尾气直接进入除雾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混合气输入
混合气由输入混合气管道输入,经鼓风机增压送入吸收分离系统;
(2)混合气的吸收分离
经增压的混合气直接进入塔箱第1级吸收箱,与第2级吸收箱液体分布板落下的吸收液错流接触,混合气经混合气连接通道进入第2级吸收箱,混合气逐级向上运动,而吸收液逐级向下运动,形成整体逆流接触的格局,经多级吸收,混合气中的吸收质被吸收,尾气进入除雾系统;在各级吸收箱中,隔板、降液管、液相区和吸收箱筒体壁面共同形成的气穴收集解析气体送回收;在第1级吸收箱的底部液相区的吸收液送吸收液循环;
(3)尾气除雾净化
吸收分离后的尾气直接进入除雾器,在除雾器内经过除雾层,尾气送尾气的排放;
(4)尾气的排放
经尾气除雾后,尾气由输出管道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8789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缩空气一体化节能吸附式干燥过滤器
- 下一篇:一种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