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76114.5 | 申请日: | 2014-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0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钟荣标;王丽明;林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2 | 分类号: | G06F21/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张颖玲;任媛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息处理 方法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的存储空间的管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电子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人们也享受到了科技发展带来的各种便利。现在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电子设备,享受随着科技发展带来的舒适生活,比如具有通信功能的存储设备,通过无线或有限传输资料或者进行分享。但是,针对这类存储设备的访问很难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尤其针对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内容,无法满足用户既想分享又想保留个人私隐的诉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能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具备第一通信单元以及第二通信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通信单元是否存在第一通信连接;
当存在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请求信息;
基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请求信息,建立第二通信单元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并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访问权限;
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访问请求,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与所述访问权限相对应的内容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访问权限,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第一预设列表,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访问权限;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列表中包括至少一个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访问权限。
上述方案中,所述建立第二通信单元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所述第二通信单元处于关闭状态;
相应的,所述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访问权限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第一指令,根据所述第一指令控制所述第二通信单元从关闭状态切换为开启状态。
上述方案中,所述建立第二通信单元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将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的连接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连接信息发来的连接请求后,建立第二通信单元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连接信息包括: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的标识信息、密码。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无法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访问权限时,
对于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连接接收到的访问请求,发送预定信息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通信单元与所述第二通信单元不同,且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的功耗低于所述第二通信单元。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通信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检测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通信单元是否存在第一通信连接;基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请求信息,建立第二通信单元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并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访问权限;
第一通信单元,用于当存在与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通信连接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请求信息;
第二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访问请求,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与所述访问权限相对应的内容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根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第一预设列表,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访问权限;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列表中包括至少一个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访问权限。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通信单元,还用于在建立第二通信单元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之前,处于关闭状态;
相应的,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生成第一指令,根据所述第一指令控制所述第二通信单元从关闭状态切换为开启状态。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的连接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连接信息发来的连接请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761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