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连接杆的受话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73485.8 | 申请日: | 2015-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7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赫里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6 | 分类号: | H04R11/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徐萍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连接 受话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受话器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连接杆的受话器。
背景技术
通常所说的受话器是指动圈式受话器,其工作原理(物理原理)跟传统的动圈式扬声器相似 :变化的音频电信号馈入音圈,音圈置于一个永磁体磁路的磁隙里,音圈因变化的电流所产生的变化的电磁场力(洛仑兹力)的驱动而上下振动,并带动振动膜驱动前后空气,产生声波。因为需要输出的是一种压力场的电声特性,通常地,受话器的结构中还会配置前后声腔及声阻尼,用于调整音频特性。
尽管还有很多别的换能原理的受话器类型,但迄今为止,动圈式受话器因其较高的性价比,成熟的生产工艺,变化多端的外形尺寸及引出方式,已成为移动电话及固定电话中音频终端的主流电声器件。
随着客户对电声性能要求的提高,普通的产品结构满足不了客户对高灵敏度的要求以及可靠性产品趋势,传统受话器的音圈引出线的装配是粘接在振膜上,振膜的覆胶对产品声学特性有一定影响,而且在安装时,只能将粘接好的音圈与振膜一起安装,因此很难调整音圈与磁钢的同心度,受话器灵敏度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连接杆的受话器,动铁单元能将电能转化为机械振动,通过连接杆将动铁单元的机械振动转化为振膜的振动,同时具有焊接工艺的连接杆,并且通过开孔的方式与振膜相连接的工艺,能够快速的连接动铁单元和振膜,具有较高的连接强度和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带有连接杆的受话器,包括设置在受话器屏蔽壳腔体内的动铁单元、振膜、振动台以及连接杆,所述的振动台横向安装在动铁单元的前端中间位置并凸出于动铁单元的一侧边,所述的振膜通过连接杆横向安装在动铁单元的上方,所述的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的振膜,另一端连接在凸出于动铁单元一侧边的振动台。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振膜上还设置有通孔,所述的连接杆通过通孔与振膜相连接并使用胶水粘结固定。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杆与振动台的连接方式为电阻焊接或激光焊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带有连接杆的受话器,动铁单元能将电能转化为机械振动,通过连接杆将动铁单元的机械振动转化为振膜的振动,同时具有焊接工艺的连接杆,并且通过开孔的方式与振膜相连接的工艺,能够快速的连接动铁单元和振膜,具有较高的连接强度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 是本发明带有连接杆的受话器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正面剖视图;
附图标记如下:1、动铁单元,2、振膜,3、振动台,4、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带有连接杆的受话器,包括设置在受话器屏蔽壳腔体内的动铁单元1、振膜2、振动台3以及连接杆4,所述的振动台3横向安装在动铁单元1的前端中间位置并凸出于动铁单元1的一侧边,所述的振膜2通过连接杆4横向安装在动铁单元1的上方,所述的连接杆4的一端连接所述的振膜2,另一端连接在凸出于动铁单元1一侧边的振动台3。
上述中,所述的振膜2上还设置有通孔(图未视),所述的连接杆4通过通孔与振膜2相连接并使用胶水粘结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杆4与振动台3的连接方式为电阻焊接或激光焊接。
所述的动铁单元1能将电能转化为机械振动,所述的连接杆4的一端连接所述的振膜2,另一端连接所述的动铁单元1机械振动时的自由端(即振动台3);所述的连接杆4与所述的振动台3的连接方式为电阻焊接或激光焊接。同时该连接杆4与振膜2的连接方式为粘结,通过在振膜上开通孔,将连接杆4伸到该通孔内,通过胶水粘结的方式,将动铁单元1的机械振动转化为振膜2的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赫里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赫里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734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小体积受话器
- 下一篇:一种双驱动微型扬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