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工程漫射体的生物显微镜照明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410746244.4 | 申请日: | 2014-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9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奇峰;王慧捷;陈达;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21/06 | 分类号: | G02B21/06;G02B21/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刘国威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工程 漫射 生物显微镜 照明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微镜技术领域;具体讲,涉及基于工程漫射体的生物显微镜照明系统。
技术背景
在生物显微镜技术领域中,对于照明系统的设计具有较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满足较大照明范围、较高照明强度的要求,而且需要满足照明光照度均匀的要求。具体而言,对于具有低倍物镜的生物显微镜,照明强度的要求不高,但是,需要较大的照明范围和较高的照明光照度均匀性;对于具有高倍物镜的生物显微镜,需要较高的照明强度和照明光照度均匀性,照明范围的要求不高。目前,生物显微镜的照明系统主要采用透射光亮视场照明,主要分为临界照明和柯勒照明两种方式。其中,临界照明将光源的像成在样品表面(物平面)上,然而,光源表面亮度的不均匀性会影响显微镜的观察效果;柯勒照明通过柯勒镜的设置消除了临界照明中样品表面(物平面)上光照度不均匀的缺点,但是,具有比较复杂的光路结构。因而,需要引入新的技术——工程漫射体,在保持照明系统结构简单的基础上,提高样品表面光照度的均匀性。同时,传统的生物显微镜的照明系统一般使用卤素灯或者钨丝灯作为光源,能够满足照明强度的要求,但是,使用寿命较短,因而,发光二极管LED的高强度且使用寿命长的优势需要被引进到生物显微镜的照明系统的设计中,增长照明系统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工程漫射体的生物显微镜照明系统,提高载物台处照明光照度的均匀性;增长照明系统的使用寿命。同时,进一步实现照明系统结构的简单化。为此,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基于工程漫射体的生物显微镜照明系统,包括:发光二极管LED(1),会聚透镜(2),工程漫射体(3),载物台(4);发光二极管LED(1)提供高强度的照明光束;会聚透镜(2)接收并会聚照明光束;工程漫射体(3)对照明光束进行控制,控制照明光束的空间分布和强度轮廓,使得照明光束的光照度均匀地投射到载物台(4)上放置的待检测的生物样品。
工程漫射体(3)是由微透镜单元阵列组成,每个微透镜单元形成漫射体,由其凹形纵断面和在阵列中的位置所确定,微透镜单元的分布是随机的。
根据产生相应的光束形状函数所选取的概率分布函数来确定微透镜单元的分布。
工程漫射体(3)的制作是通过激光刻蚀实现,通过光栅扫描模式逐点曝光光刻胶层,同时,调整激光光束的强度改变光刻胶曝光程度,形成位于不同位置的不同形式的微透镜单元。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特点与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工程漫射体的生物显微镜照明系统,通过使用工程漫射体提高了载物台处照明光照度的均匀性;通过使用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增长了照明系统的使用寿命;该照明系统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工程漫射体的生物显微镜照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发光二极管LED,2为会聚透镜,3为工程漫射体,4为载物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工程漫射体的生物显微镜照明系统,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通过工程漫射体控制光束的空间分布和强度轮廓,提高了载物台处照明光照度的均匀性;通过使用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增长了照明系统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1.基于工程漫射体的生物显微镜照明系统包括:发光二极管LED1,会聚透镜2,工程漫
射体3,载物台4。
2.由发光二极管LED1提供高强度的照明光束。
3.会聚透镜2接收并会聚照明光束。
4.工程漫射体3对照明光束进行控制,控制照明光束的空间分布和强度轮廓,使得照明
光束的光照度均匀。
5.载物台4放置待检测的生物样品。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工程漫射体的生物显微镜照明系统,针对载物台处照明光照度的均匀性要求,引入了工程漫射体的新技术;针对照明系统的使用寿命问题,引入了发光二极管LED,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此处所描述的主要是基于工程漫射体的生物显微镜照明系统的实现方法。
图1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工程漫射体的生物显微镜照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详述如下。
发光二极管LED1提供高强度的照明光束,同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462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业用内窥镜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站拉远光缆铠装保护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