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凸轮轴加工用车刀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46176.1 | 申请日: | 2014-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32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曹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迪科汽车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27/00 | 分类号: | B23B27/00;B23B29/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400051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轮轴 工用 车刀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刀、刨刀或刀头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凸轮轴加工用车刀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凸轮轴是活塞发动机里的一个部件。它的作用是控制气门的开启和闭合动作。虽然在四冲程发动机里凸轮轴的转速是曲轴的一半(在二冲程发动机中凸轮轴的转速与曲轴相同),不过通常它的转速依然很高,而且需要承受很大的扭矩,因此设计中对凸轮轴在强度和支撑方面的要求很高,其材质一般是特种铸铁,偶尔也有采用锻件的。由于气门运动规律关系到一台发动机的动力和运转特性,因此凸轮轴设计在发动机的设计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加工凸轮轴的过程中,凸轮轴上的多个部位都需要进行车削加工,车削加工中最重要的结构便是车刀,车刀是用于车削加工的、具有一个切削部分的刀具。车刀是切削加工中应用最广的刀具之一。车刀的工作部分就是产生和处理切屑的部分,包括刀刃、使切屑断碎或卷拢的结构、排屑或容储切屑的空间、切削液的通道等结构要素。凸轮轴的加工要求比较精确,现有的车刀通常将刀杆柄装在刀夹上,然后通过刀夹一侧的螺钉固定,在调节时车刀的伸出量难以把握,经常伸出过多或者过少,调节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刀伸出量容易把握的凸轮轴加工用车刀调节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凸轮轴加工用车刀调节装置,包括刀夹和车刀,所述车刀包括相连接的刀杆柄和刀头,所述刀杆柄连接刀头一端设有燕尾槽,所述刀夹一侧设有配合燕尾槽的导轨,所述刀夹上增设有微调螺钉、刀头紧固螺钉和刀杆柄紧固螺钉,所述刀夹上至少设有两个所述微调螺钉,微调螺钉的安装方向与导轨方向一致,所述刀头紧固螺钉与刀头表面相抵,所述刀杆柄紧固螺钉与刀杆柄连接刀头一端的端面相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首先将刀夹的导轨与刀杆柄配合,因为两者是通过燕尾槽滑动连接的,所以拧动微调螺钉,就能调节刀杆柄的位置,因刀杆柄与刀头连接,所以间接地调整了刀头的位置,刀头的位置调整好以后,将刀杆柄紧固螺钉拧紧,刀头紧固螺钉拧紧即可。当需要调整车刀的位置时,将刀头紧固螺钉和刀杆柄紧固螺钉拧松,便能通过微调螺钉调整刀杆柄的位置。本发明通过微调螺钉调节车刀的位置,由于微调螺钉调节过程中伸缩量容易把握,所以车刀伸出量容易把握,调节难度小。
进一步,所述刀杆柄紧固螺钉与刀杆柄相抵一端设有垫块。垫块与刀杆柄端面的接触面积大,这样拧紧刀杆柄紧固螺钉时,刀杆柄受力更均匀。
进一步,所述燕尾槽和导轨表面均设有2~3mm的耐磨合金层。调节过程中,导轨在燕尾槽内滑动,两者之间具有磨损,两者的表面设有耐磨合金层则能减缓两者的磨损,延长调节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刀夹在刀头的两侧均设有三个刀头紧固螺钉。两侧的刀头紧固螺钉能将刀头牢固地安装在刀夹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凸轮轴加工用车刀调节装置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刀杆柄1、燕尾槽2、刀夹3、刀头紧固螺钉4、刀头5、刀杆柄紧固螺钉6、垫块7、微调螺钉8。
如图1所示,一种凸轮轴加工用车刀调节装置,包括刀夹3和车刀,车刀包括相连接的刀杆柄1和刀头5,刀杆柄1连接刀头5一端设有燕尾槽2,刀夹3一侧设有配合燕尾槽2的导轨,刀夹3上增设有微调螺钉8、刀头紧固螺钉4和刀杆柄紧固螺钉6,刀夹3上设有两个微调螺钉8,微调螺钉8的安装方向与导轨方向一致,刀头紧固螺钉4与刀头5表面相抵,刀杆柄紧固螺钉6与刀杆柄1连接刀头5一端的端面相抵。
本实施例中,刀杆柄紧固螺钉6与刀杆柄1相抵一端设有垫块7。垫块7与刀杆柄1端面的接触面积大,这样拧紧刀杆柄紧固螺钉6时,刀杆柄1受力更均匀。
燕尾槽2和导轨表面均设有3mm的耐磨合金层。调节过程中,导轨在燕尾槽2内滑动,两者之间具有磨损,两者的表面设有耐磨合金层则能减缓两者的磨损,延长调节装置的使用寿命。
刀夹3在刀头5的两侧均设有三个刀头紧固螺钉4。两侧的刀头紧固螺钉4能将刀头5牢固地安装在刀夹3上。
具体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迪科汽车研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迪科汽车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461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